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3
14
《龙蛇演义》
名人与扇子
流淌的《史记》——洛河
麦子在手中成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流淌的《史记》——洛河

阎兴业

洛河,古名洛水,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全长447公里。它从远古流淌至今,犹一部史书,记载了中华民族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其流域地处中原,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河洛文化,故人们常将黄河、洛河并称为“河洛”,汇流处称“洛汭”

洛河的河源有二:(一)洛河发源于秦岭山脉东侧的陕西洛南县,流经河南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在偃师的下界与伊河汇流。(二)伊河发源于河南省熊耳山,经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在偃师杨村注入洛河,始称伊洛河,实仍应称洛河。

洛河自西南来,进入巩境,因河水清澈,又称清河。它蜿蜒东进,经回郭镇、益家窝、黑石关、康店、礼泉、孝义、仓西、南河渡、水峪沟口、七里铺、神堤,擦邙岭头注入黄河。巩义境内长34公里,宽250~300米,支流有休水、干沟河、曹河、天波河、坞罗河、石子河、西泗河、东泗河等季节性河流,流域面积803平方公里。

古时河洛汇流处并不在现在的地方,而是在向东6公里的洛口注入黄河,谓之洛汭。洛河径流量大,年平均流量为50~60立方米/秒,常年有水,多年平均水位108.37米,为古代洛阳东通开封直至大运河的主要水路。

中国古代的好多传说和历史事件都与洛河密不可分。

洛口东岭有伏羲台,据传系伏羲女娲所建,在此祭天观地,看到河之黄,洛之清,汇流时形成的纹路清晰的漩涡,受到启发,绘出了太极图,加之“龙马负图”、“洛龟出书”,成为八卦、周易等河洛文化的滥觞。

伏羲的女儿宓妃为救民于水火,溺于洛水,被后人尊为“洛神”。回郭镇刘村建有洛神庙,形成庙会。三国时曹植过芝田洛河边,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洛神赋》。

古时的后羿部落就在巩境洛河两岸活动,留下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

史书所载,黄帝以及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都曾在洛河边筑坛沉璧,禅让新君。

大禹治水,首先“通轘辕”,疏洛水,其妻妾启母、少姨助之。回郭镇柏峪有唐代始建的启母少姨庙。

夏代第三王太康把国都从阳城迁往斟鄩(遗址在罗庄、小訾殿一带),直至“伊洛竭,夏亡”。

春秋时期,周惠王封其子班于巩,承袭父号,称东周惠公,并建都城,历118年被秦灭。洛河北岸康北村有“东周故址”城墙和“巩王阁”存焉。秦时,在此置巩县城,属三川郡,秦始皇“东临碣石”经过此地。

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南渡洛水,诛灭王莽,建都洛阳,遂以洛水为东通水道。“二十四孝”中“田氏三兄弟哭活紫荆树”的故事,也发生在洛河边的孝义镇。西晋、北魏仍以洛阳为都,时巩境为京畿之地。

三国时,蜀先主刘备带关、张讨吕布,曾在回郭镇洛河边祭洛水,建营寨驻兵。

西晋时,俊男兼文豪潘安就居住在洛水南东青龙山下,“花果盈车”的故事当发生在这儿。潘安及其父潘芘的墓就在芝田镇南石村路旁。

北魏宣武帝时,在洛水北岸邙岭神都山下建石窟寺,凿窟刻佛,经北齐、隋、唐、宋继续扩建,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窟群。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巩县石窟。

隋炀帝杨广,多次下江南,均由陆路转洛水,在站街水峪沟口登上龙舟,扬帆东去。

隋大业二年,在七里铺至洛口的南原上“筑仓城,周回二十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亦名兴洛仓。”兴洛仓是隋代三大粮仓之一,靠的是河洛漕运之便。瓦岗军李密、翟让攻占兴洛仓,筑洛口城方圆四十里,又“临洛筑偃月城”,并在此建立大魏政权。

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军在回郭镇柏谷坞与王世充交战。隋时柏谷坞地被赐给了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唐玄奘幼时出家于净土寺,即现在的石窟寺;取经回来后又到青龙山奉旨重修慈云寺,并在此译经弘法。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曾驾临石窟寺朝佛。

公元712年,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诞生于洛水旁南瑶湾,其曾祖、祖、父均居巩县为官。杜甫吃洛河水长大,后又归葬于洛河北岸邙岭之上,留下了1300多首忧国忧民的壮丽诗篇。

宋代,赵匡胤选陵寝于依嵩临洛的巩境宝地,北宋七帝八陵以及寇准、包拯等重臣祔葬墓都在这里。金兵南侵,韩世忠与金兀术大战于后泉沟,岳飞曾率岳家军一度收复陵区。

明末清初,康应魁靠漕运起家,在康店临洛河大规模修建庄园,两次挂千顷牌,盛极一时。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返京路过这里,康家在洛河上搭彩桥恭迎,并捐助饷银,故称康百万,此庄园即为康百万庄园。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在孝义岭修建了全国四大兵工厂之一的巩县兵工厂,直至抗战中南迁。神北邙岭下,还有民国时修建的刘镇华庄园。刘镇华及其弟刘茂恩曾分别任安徽、河南省主席和重要军职。刘镇华主持编写了民国《巩县志》。

现代,有好多名人出生在洛河两岸,如,豫剧艺术家常香玉、书画艺术家谢瑞阶、中德友协会长王国权、版画书法家陈天然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