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lh25151
lh265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扇子趣事

《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在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座桥,叫做“题扇桥”, 至今还流传着王羲之桥上题扇的故事。晋王羲之,曾任绍兴会稽内史,一个炎夏的傍晚天,王羲之经过这座桥,看见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妇抱着一大抱扇子叫卖,无人问津,在桥上啼哭。王羲之见状问明原因,便将老妇的扇子拿来,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在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然后嘱咐老妇拿去卖百钱一把。老妇半信半疑拿去叫卖,人们听说扇上之字是王羲之题写,无不争相购买,顷刻间就把老妇的扇子一抢而空。这座桥,后来人们就称为“题扇桥”。直到今天,桥上还竖有一块一人多高的“晋王右军题扇桥”大石碑哩!

东晋时,指挥“淝水大战”获得大胜的东晋骠骑将军谢安与蒲葵扇有个故事。谢安的一位同乡(今河南太康人) 罢官后要返回故乡,手中缺乏路费,只有5万把卖不出去的蒲扇。谢安听说后,就取一把蒲扇在手,揺晃着在大街上缓缓走了一圈。当地人本来因为蒲扇是粗贱之物而不屑用,如今看到威信极高的将军谢安手里拿着蒲扇,也纷纷购买。他同乡的存扇几天就卖光了,回乡的路费也有了着落。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相传三国的杨修,有一次给魏太祖曹操画扇,不小心把一滴墨溅在扇上了,杨修急中生智把这点墨画成了一只苍蝇。由于这只苍蝇栩栩如生,曹操还真用手指去弹了弹。于是,便流传了“误笔成蝇”之说,以致成为我们今天津冿乐道的典故。

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官(刺史) 时,曾经有过一段画扇结案的佳话。据《杭州府志》记载,东坡在杭时,有人控告制扇人欠他两万枚大钱不还。制扇人说,这段时间凉爽,扇子卖不出去,连饭都吃不起,我哪有钱还债呢?苏东坡弄清案情后,要他从家里取来二十把扇子,随手用公堂上判案用的毛笔画了假山盆景,松竹梅岁寒三友交给他。那人一出门,人们见到这些扇上有苏东坡的画,愿出“千钱一扇” 的高价来买。二十把扇子一下子抢购一空。制扇人的债务立刻如数还清,一件民事诉讼案也就轻轻了结。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晩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工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