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蛟龙”二探海 接近七千米
人间一昼夜 “天宫”16天
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作息
日主流媒体关注
神九与天宫对接
“天宫”收到祖国
首封电子邮件
粮食总产“八连增”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艾叶浴 祈平安
越战机“侦察”南沙群岛
胡锦涛出席G20峰会
足球也能发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蛟龙”二探海 接近七千米

据新华社“向阳红09”船6月19日电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9日进行七千米级海试第二次下潜试验,潜水器开展了近底巡航、照相、摄像、海底微地形地貌测量,并坐底完成沉积物及海水取样、标志物布放等作业,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965米。

这也是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首次在6900米深度成功实现海底沉积物取样(如图)。

北京时间19日5时14分,“蛟龙”号潜水器被布放入水。5时25分,潜水器开始下潜。8时30分左右,潜水器到达海底,随即开展近底巡航和坐底作业。12时左右,潜水器完成全部试验计划,抛载返航。16时27分,潜水器顺利回收至甲板,全部试验过程历时687分钟。

“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说,本次下潜中,“蛟龙”号完全按照指挥部制定的计划,顺利下潜到预定作业深度和作业地点,开展近底巡航、照相、摄像及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量。随后,潜水器坐底完成沉积物及海水取样、标志物布放等作业,完成本次下潜的全部考核内容,潜水器到达指定位置、开展定点作业的能力得到验证。其最大下潜深度达6965米,再次创造下潜深度最大、下潜时间最长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在6965米海底看到的景象,跟下潜之前想象的不太相同。海底看上去贫瘠荒芜,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指甲盖大小的白色生物在海底快速爬行,很可惜没能抓住它。”潜航员唐嘉陵说,“在做沉积物取样时,感觉海底的泥土很黏稠,就像在用一根管子捅一块奶油。”

“海试现场指挥部初步决定21日开展七千米级海试第三次下潜试验。”刘峰说,“目的是继续在这一深度验证潜水器的功能和性能,以证实它是一台实用的、能为科研人员开展深海研究提供服务的作业型潜水器。”

他同时表示,第三次下潜试验的具体下潜时间将根据海况、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决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