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蛟龙”二探海 接近七千米
人间一昼夜 “天宫”16天
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作息
日主流媒体关注
神九与天宫对接
“天宫”收到祖国
首封电子邮件
粮食总产“八连增”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艾叶浴 祈平安
越战机“侦察”南沙群岛
胡锦涛出席G20峰会
足球也能发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粮食总产“八连增”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粮食总产“八连增”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今年一亩小麦收个千把斤没问题,又是一个丰收年。”49岁的山东郯城农民王善成今年种了400多亩小麦,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说这话时,老王黝黑的脸庞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眼下我国不少小麦主产区机收工作已接近尾声,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今年山东的5400多万亩小麦有望再夺丰收。除了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其他小麦主产区今年也有望丰收增产。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不仅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首次站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迈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首次连续5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达到850斤的新水平。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其中粮食始终是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重中之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1406亿元,全国平均每亩种粮补贴由不到10元增加到80多元。

在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后,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倍加珍惜农业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2011年以国务院名义组织开展了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抓粮食生产的合力。

我国粮食“八连增”打破了延续多年的粮食三年一减的不稳定周期,粮食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