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斗 鸡
江作青罗带(国画) 望 尤
《山河入梦》
机智的魅力
初雪图(国画)
“嘴”在地名中的含义
端午的文化意义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斗 鸡

李绍光

“斗鸡了,斗鸡了,谁家的,快来管一管吧!”刚搬来的近邻赵老太在楼下大叫起来。

朦胧中,听见有人喊,我赶忙跑下楼看,扫视一周也没有看见一只鸡,哪来的斗鸡呢?正在纳闷,忽然看见楼角拐弯处,两个小家伙战得真猛,汗流不止。瞅着两个斗玩正酣的小男孩,哦,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儿时我耍玩过的吗?“斗鸡”,多么遥远而又熟悉的游戏啊!

用手搬起一只脚,另一条腿垂直,形成一个尖角四边形,突出的膝盖似傲立的鸡头,两个人或多个人一起对撞,进攻、撤退、冲击、反攻,一脸黑水,满身灰土,这样的玩法俗称“斗鸡”。这个名称我已多年没有听人说起,也许这是我刚才愚钝的原因吧!

儿时的斗鸡场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低矮残破的教室,尘土飞扬的空地,下课的哨声刚停,娃娃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两三个人一组,开始斗鸡。一次,胖墩儿邀我玩,我愉快地接受了挑战。阿胖先发制人,迎面一击,我后退几步,以逸待劳。突然,憋气,攒足劲,我来了个“金鸡扑食”,阿胖躲闪不及,一下子摔倒在地,沾了半脸土,周围学生霎时沸腾,欢呼雀跃,笑声不止。因为,阿胖是我们班身量最重的,从来没有人敢和他斗鸡。从此,很多学生主动邀请阿胖斗鸡。火热的斗耍场景,还引来干活归来的大人们观看呢!

那时,学校或者说一间教室就建在半山坡上,上学步行五六里的羊肠小道,就算是上操,门口巴掌大的地方,玩什么呢?捉迷藏、摔四角是男孩子们的,跳绳、唱歌是女孩子们的,只有斗鸡是双方都参与的竞技活动,也是上世纪80年代,山里学生娃的体育大餐!

然而一次斗鸡,刺痛了我的心,从此我与它无缘。那是上四年级时的一个课间,我和三个小伙伴一起玩斗鸡,大家碰来碰去,斗了四五个回合,玩得十分尽兴。突然,石磊倒退中不慎摔倒,动弹不了啦,嘴里不停地叫疼。女老师见状,赶紧抱起他去找村医,结果,石磊的胳膊肘关节脱臼了。闯祸了,我吓得发抖,中午放学很晚才闷闷不乐地走到家。父亲见我神色不对,就去问同班的战营,战营说了实话。父亲听后,十分生气,他买了两盒点心,一路小跑来到了石磊家,向他们道歉。医生很快给对上了骨,石磊攀上了红布带,后来没有大碍。那事,父亲和老师严厉地训斥了我。“咱家穷、不能给大人惹事!”父亲跺着脚、发狠的话至今令我刻骨铭心。

光阴荏苒,时间飞逝,如今,我的儿子也上了小学。他们在高楼里上课,有优雅整洁的教室,有宽阔高档的操场,有多样的体育设施。孩子们个个穿着靓丽,玩得有声有色。新密市城乡各类学校都十分干净,孩子们不见土、不玩土。“斗鸡”活动,我们那个时代的游戏,只能走进历史,成为人们对过去的回忆。

从耍斗鸡到玩器材,从穷开心到强健身,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改变,更是一个本质的飞跃。我深知,国家强盛了,生活富裕了,儿时斗鸡的遭遇,绝不会发生在当今孩子们的身上。但我还想说,别宠坏了孩子,让他们多沾些土气不是坏事。

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吧,孩子们!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