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郑州警备区融入
网格化管理体系
致读者
惠济检察:把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
百亿资金“造血”戈壁滩
柿园水厂深度处理年底完工
我省个体化用药基因
检测院士工作站挂牌
市福利院奠基扩建
可新增床位千余张
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领导重要讲话精神
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新密四项载体塑组工干部新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惠济检察:把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创新检察管理模式
实现检察工作新突破
服务大局 执法为民 郑州检察工作巡礼之六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杨长海 王忆冰

近年来,惠济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围绕大局,务实重干,在建设“三化三型”检察机关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了检察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该院连续两届获授“省级文明单位”,2011年被河南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荣誉称号。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惠济区检察院检察长贾佳要求全体干警,要始终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新作为检察工作的不竭动力,主动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012年4月,惠济区检察院出台《关于在惠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力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阳光·和谐”廉政教育宣讲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行廉洁准入制度,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促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发挥纪检、监察举报网络平台优势,拓宽监督信息渠道;坚持“侦防一体化”,严查各类职务犯罪。

在辖区聘请62名人民调解员作为涉检信访联络员,协助收集涉检信访信息,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为维护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和法律援助作用。2012年5月该院与区司法局联合会签《民行检察法律援助办法》,进一步畅通群众维权渠道。

实行工作日值勤制度,由两名值勤人员负责群众接待和引导、分流,提供法律咨询、办事指引服务,监督干警遵规守纪,受理群众投诉,使来访群众满意而归。

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在辖区开展“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送法下乡大走访活动,组织全院干警深入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和课堂。先后走访家庭19000多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80余场次,发放《检察便民服务指南》手册21000多份。当场解决或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80余件,提请区委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0多个,在传统节日为困难群众赠送慰问品6万余元。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提升执法办案能力

制定培养计划,对青年干警努力从案件的办理、文章的写作和检察事务的综合管理等方面重点培养;分层、分批、分类组织干警集中培训,对执法一线业务骨干、重点执法岗位检察人员和新进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统筹配置各类人才,发挥人力资源最佳效能。

与郑州大学法学院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签订合作意向书,聘请法学教授担任兼职副检察长,该院三名优秀检察官被郑州大学聘为研究生实践导师,利用高校教学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途径的合作,努力打造精英检察官团队。

创新检察管理模式

实现检察工作新突破

按照建设“三化三型”检察机关的要求,在规范化建设方面,惠济区检察院建立以“建章立制、定岗定责、流程管理、绩效推进”为特点的检察管理模式。紧紧围绕检察工作职责,注重工作的程序和流程、细节和过程,强化过程控制,提高执行力,严格执行检察业务、队伍、事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定,使每名干警明确岗位职责,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流程。通过每周一召开的班子成员工作绩效推进会以及全院工作讲评会,严格队伍管理和绩效考核。

该院坚持程序规范,编发了《检察人员守则》,形成了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工作讲评,确立了岗位目标公开讲评机制;坚持流程管理,运用信息化数据考核模式,实现了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干警中形成了“团结、敬业、清廉、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这种精神反映到每位干警和每项具体工作中,成为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