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市表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暖的称谓
爱沾光的邻居
打电话
与儿子一同成长
不忆当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于是,我绕开其他人,走到最里面的一层书架后,给黎靖打电话。

他显然没在上课,很快就接听了。然而听筒那一端的背景声有些嘈杂,不像是办公室或是家里。

“谢谢你送的书。”我开门见山。

他答得轻松随意:“噢,那时候手边只剩这本书了。”

我被他的这个说法逗乐了:“那你也可以不换啊。”

“我是到了以后才想到把书送你。”照他这么说,这本诗集还真是临时起意。

“真没想到,这种事你也有兴趣。”这是句实话。通常来参加这类活动的客人年纪都在二十岁上下,今天这种聚会里,他绝对已经算“高龄”。

听到我的这句话,他竟然有几分失望:“我在你印象中有那么老?”

“等我去店长那儿看看她从你这儿收获了什么,再作结论!”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对了,你有没有从我这里收获点什么?”

“嗯,是有件东西,”他故意停了一秒钟才接下半句,“而且我不打算告诉你。”此时,我听见他身边的嘈杂声里加入了童声,清晰地叫着要吃冰淇淋。未及再想,只听见黎靖的声音在说:“你跟妈妈先去,我马上来。”

原来他们一家三口正在共度周末。我低头看了看手上的那本旧诗集,顺手把它丢回了纸箱里。

“那先不聊了,你忙吧。”我说。

“没什么事,我正陪女儿逛街,还有她妈妈。”他坦然答道。

我忽然记起那个夜晚,他在我家楼下的长椅上给前妻打电话的那一幕。他们如今能像老朋友般一起跟女儿相处是件好事,我何必感到失落?

我正好就着台阶下:“我刚回店里,客人挺多的。真不聊了,你也好好逛街。”

“好。晚点再打给你。”他说。

——你其实不必回电话。挂断电话,我心里还存着这尚未挂断的一句话。

他的私生活无须向我交代,我们不过是朋友;并且,还是走不到永远的那一种。

紧闭的车窗将噪声与燥热都隔在一片玻璃的距离之外,这不过是个普通的周末,我们结伴去附近旅行。不过三小时车程,完全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黎靖与我如往常般有一句没一句轻松地聊着天。无论怎么看都是愉快的旅程。

下午摘杏玩得不亦乐乎,晚餐后已是满天繁星。

我们一人抱来一个坐垫,头顶星光在小阳台上席地而坐。星光从头顶洒下,手边是黎靖带来的一瓶白葡萄酒。

彩片玻璃吊灯发出温柔的光,他身上都被灯光笼罩了一层辨不清温度的柔和光晕。此时此景,必然有一些比回房看电视更有趣的事情可做。

我问:“要不我们也去屋顶天台爬爬?”

他低头仔细凝视了我几秒,试探地反问:“你们刚才喝了多少?”

——看,他果真不曾真正了解我。他所认识的丁霏是个冷清的女人,不善交际、不凑热闹,甚至不太爱说话。近两年来,我所表现出的种种性格都与本性大相径庭,并非刻意收敛,更像是对生活终于有了水到渠成的疲态。当我偶尔显露出几分从前的热闹洒脱,对我而言,久违的自己在他眼中又将完全是一个陌生人。

他伸出手背,探了探我的脸颊,想确认是否因为酒精作用而发热。

“没有喝多少。”我不自觉地退后半步。这是我头一回在与他肢体接触时退避。此前,大雨中牵着手奔上出租车、街边他环抱着我的肩、路灯下并肩跑步,都未曾有过如此微妙的异样感受。

“还去不去天台?”他问。

“不了。”我平静地摇摇头,省略了道别,便开门进房间。

背靠着关上的房门,我正前方的飘窗外是与阳台上同样的星空。

是觉察到我与平日有些不同,还是他以为我真的喝得太多?

片刻沉默后,有轻轻的敲门声。我转过身打开门,走廊灯光霎时间迎面倾泻在我的身上,脚边那两个斜斜的、狭长的影子某部分重叠在了一起。

“怎么不开灯?”他问。

“有事?”我问。

我们又一次同时开口。他抬手按下墙上的开关,室内的光亮顿时驱散了刚才那两个拥抱着的影子。

他走进来,我关上门。然后,他将整间屋子打量了一下,目光最后落在窗帘拉开着的大飘窗上。接着,他又关了灯。

黑暗中,他说:“你是不是关着灯在看星星?”

“你想一起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