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自行车交警
“蛟龙”深潜 几多秘密
着陆场启动
静候神九归
村医发补助 接轨村干部
建行爆炸案主犯
二审仍被判死刑
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
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最坚强女孩”高考过一本
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
市长副市长轮流当发言人
0626慈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蛟龙”深潜 几多秘密
——新华社记者为你一一揭开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从现场发回的照片看,“蛟龙号”是被母船的缆绳吊着放入水中,那这次下潜需要配备7000余米的缆绳吗?母船是否可以通过视频观察潜航员的一举一动?潜航员又是否与宇航员一样会失重?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他详细解释了有关“蛟龙号”深潜的秘密。

“蛟龙号”是自主下沉与上浮

记者:从现场照片看,“蛟龙号”是被母船的缆绳吊着放入水中,那“蛟龙号”下潜过程中一直是带着缆绳吗?

吉国:“蛟龙号”是无动力自主下沉与上浮,当它入水后,“蛙人”乘坐橡皮艇就将缆绳解开,“蛟龙号”便完全自主、独立运行。

在下潜试验前,现场工作人员都要测海底作业区的海水密度,确定“蛟龙号”需要搭载多少重量的压载铁。由于有压载铁,潜器为负浮力,进入海水中后开始下沉。在完成所有作业后,潜航员操作再次抛掉压载铁,潜器变为正浮力,开始上升。

无法实时传回图像

记者:“神九”宇航员在太空工作、生活的视频图像可以实时传回陆地,那“蛟龙号”是否也可以实时向母船传回视频图像?

吉国:“蛟龙号”下潜作业过程中与母船依靠水声通讯机来传输信息,但水声的特性决定了声学通讯机传输信息的速率慢、容量低,只能保证语音、文字、数据和图片的传输,达不到视频实时传输的要求。通过水声通讯机,母船与潜器之间可以语音通话,潜器的各种信息可以传输回母船,但由于声传输的速度较慢,会出现时间差。

潜航员不需穿“宇航服”

记者:潜航员出舱时我们看到他们的衣服与宇航员极为相似,那他们在下潜过程中是否也要穿“宇航服”?他们在舱内是否也会失重?

吉国:“蛟龙号”每下潜10米它所承受的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但是潜器生命舱内基本是恒温、恒压的,而且有氧气供给。因此,潜航员并不需要穿“宇航服”,他们在下潜过程中也不会经历失重。

此外,7000米级海试每次试验都长达10余个小时,但他们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且潜器内解手不便,因此他们都很少吃东西和喝水,只吃一点苹果或巧克力而已。 据新华社青岛6月2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