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欢迎回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欢迎回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欢迎回家
——绿城市民网友热议神九凯旋

刘洋,家乡人民为你骄傲

——绿城市民网友热议神九凯旋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为新华社发

四子王旗

返回地点示意图

特写

相关新闻

内蒙古

当女航天员刘洋最后一个走出返回舱时,集体收看直播的管城区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欢呼雀跃,共贺神九成功返航。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刘洋双亲:揪着的心终于放下

动态

消息

航天员进入医学隔离期

条件三:专业的身体训练

条件一:2020年建成中国空间站

条件二:商业运作机制成型

英国私人航天公司负责人此前称,他们希望能于2015年前后将首批赴月球的游客送进太空,这趟往返距离约80万公里的行程报价在每人1亿英镑左右。

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7名游客到国际空间站上进行轨道飞行旅游,但费用高昂,每次为2000万到3500万美元不等。

早在2005年,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就与香港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太空旅游正式登陆中国。然而多年过去,还尚未有中国人通过商业项目赴太空旅游。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说,美国走的步子很大,进度很快,它把商业公司引入,降低了研究成本,提高了研制能力。

陶建中说,我们现在的载人航天活动还是以科研任务为首要考虑,但今后,搭乘我们中国自己的飞船、去自己的空间站一游并不遥远。

据媒体报道,日本一位富豪曾在升空前的一个月,被检查出患有肾结石,无奈被替换“下场”。

据介绍,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由于无法正常行走、运动,因此肌肉,特别是腹部以下肌群会出现渐进性萎缩,骨密度会明显减少,只有通过摄取足够多的热量以及加强锻炼,尤其是力量锻炼才能对生理变化加以控制。

张崇峰说,尽管常人体质无法和航天员相比,但普通人经过一定训练都可以上天,“现在其他国家的专家经过训练可以上天,所以对普通人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陶建中说,除此之外,关键还在于心理素质。因为处在失重的环境下还要做一些复杂的工作,所以要求心理素质出众。

随着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状态的大量“曝光”,人们对太空旅游的渴望被再次激发。那么,普通百姓怎么才能赴太空一游呢?

神九飞天经典镜头回放

经过12天又15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成功完成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返回地面。从火箭发射到返回舱着陆,神九飞天的那些画面,我们共同珍藏。

咱老百姓啥时才能太空游?

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张乔普 王娟)昨日上午,神州九号顺利返航。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郑州姑娘刘洋最后一个微笑出舱,这一幕,打动了众多郑州市民的心。本报记者走进刘洋的母校、走上街头,和大家一起分享刘洋成功返航的喜悦。

刘洋校友:难掩骄傲和激动

9时,郑州十一中图书馆报告厅已经坐满了师生,大家齐聚一堂一起观看神九返航的直播。当看到神九成功着陆时,学生们全体欢呼并唱起了国歌。而当看到刘洋带着自信的微笑出舱时,师生们都站起来鼓掌,掌声经久不息,之后大家一起唱起了《歌唱祖国》。“我真是太激动、太兴奋了,刘洋学姐真是好样的!”一名女生难掩心中的激动。

此时的管城区实验小学也是一片欢腾。在学校大会议室,刘洋的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白凤芝、四至六年级班主任赵晓春专程赶到学校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直播。

市民建议:修建永久纪念碑

“刘洋出生在郑州、生长在郑州,是地道的郑州姑娘。”市民李超奇先生除了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外,他还一直坚持,“刘洋是咱郑州人的骄傲。”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几年曾去齐齐哈尔出差,参观过齐齐哈尔最大的城市广场——和平广场。“神七”的3名宇航员中,翟志刚、刘伯明两位都是齐齐哈尔市人,齐齐哈尔就在他们最大的城市广场上修建了纪念碑,将宇航员的事迹镌刻在上面,并且制作了“航天英雄手印墙”。

“刘洋是咱郑州水土养大的姑娘,作为国家第一名女宇航员,她是咱们这座城市永远的骄傲。”李先生激动之余还不忘建议相关部门,在绿城广场等城市标志性场所,修建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绿城网友:刘洋的微笑好美

网友“小龙女”则表示,刘洋在内的3名航天员顺利完成任务,安全出舱。刘洋出舱时带给我们的微笑是那样的美丽感人,真的好美。

还有不少网友难掩激动之情。“千年飞天梦,豪迈中华情。向刘洋在内的3名航天英雄致敬!你们不负重托,顺利完成任务,作为刘洋家乡郑州市民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神九精神将激励我们把郑州建设得更美好。”网友“中原骄子”留言。

更有网友做诗留念:神九一飞冲天,天地不再遥远。仰望浩瀚寰宇,有我郑州笑脸。喜迎天地信使,今朝皆尽欢颜。

“现在还为时尚早。”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资深专家陶建中说,第一个条件就是空间技术的成熟。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战略已完成第二步的核心任务。陶建中说,按照计划,接下来将发射货运飞船和空间实验室,2020年左右,将建成属于中国的空间站,这是人在太空长期停留的基本条件。

【时间】6月29日上午

【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船返回

航天员“开飞船”

神九升空

【时间】6月18日下午

【地点】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

入住天宫

【时间】6月24日

【地点】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

【时间】2012年6月16日下午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事件】24日早上,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暂时分离。12时许,航天员刘旺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最终成功捕获天宫一号,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

【记者观察】在记者的记忆里,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从来没有这样美: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如一对飞鸟,“鸟儿”向着太阳而去,阳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洒落在舱体的摄像机上,实时显示的屏幕上闪耀着炫目的七彩光晕,那场景像梦一样美妙。

而当左侧屏幕显示航天员在飞船内的操作情景时,记者欣赏“大片”的雀跃心情,即刻被紧张、焦灼所取代:这如同“太空穿针”的动作,充满了风险与挑战,屏幕中两个飞行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近了,更近了——当飞船与天宫最终相遇、锁紧,记者与大厅内飞控人员一样,激动地鼓起掌来。

屏幕上,刘旺与景海鹏、刘洋的手紧紧牵在一起,而后高高举过头顶。随后,刘旺又伸出攥得紧紧的拳头,用力挥了一下——这与他从问天阁出征时的动作一模一样,只是这一次,记者看到了他眼中闪动的泪花。

【事件】14时07分,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牵手”,中国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顺利完成。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形成组合体后,景海鹏通过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轨道舱前舱门,最终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的实验舱舱门。

17时许,随着景海鹏、刘旺、刘洋依次进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国航天员第一次成功访问在轨飞行器。

【记者观察】6月18日上午,记者早早来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航天员与空间应用支持室——这里是观察航天员最直观、最清晰的地方。

16时58分,景海鹏试图打开天宫一号舱门,可5分钟过去了,“固执”的舱门就是纹丝不动。

4年前,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颇费周折的一幕莫非又要重演?大厅里寂静无声。

“神舟九号,是否需要地面支持?”一个声音在大厅响起。

“请稍等一下。”景海鹏回复。

“门开了!”突然,大厅里有人轻呼。17时06分,景海鹏向前推动天宫一号舱门,舱门自下而上缓缓打开。

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约一分钟后,景海鹏上身前倾,像一尾欢快的、迫不及待的鱼儿,轻盈地从神舟九号飞船“飘”进天宫一号。刚刚站稳,他就举起右手,冲着镜头挥手微笑。随后,刘旺和刘洋也相继“飘”进天宫一号,3位航天员面向镜头,留下中国人在太空中的第一张“全家福”。

在我们看来,中国航天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这一幕,是中国2012年度最美丽的一幕。

【事件】将斜的夕阳,将58.3米的船箭组合体投影在戈壁滩上。18时37分,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在长征2F遥九火箭的托举下升空。

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此刻,天宫一号正在距飞船约10000公里的太空中等待神舟九号前来赴约。

未来两天内,神舟九号将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二者携手在太空飞行6天之后短暂分开,再进行由航天员控制的交会对接,验证手控交会对接这一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

【记者观察】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选择在夏季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周边满是黄沙与石砾的戈壁滩上,赶来了许多“看发射”的群众。

目送火箭升空的那一刻,站在1500米外的几位记者的眼眶仍然模糊了。在走过20年发展历程后,即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稳步进入第二阶段,每一次载人飞行仍然让人心潮澎湃。

神九飞船成功着陆

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儿行千里母担忧,刘洋乘神九在太空翱翔,与家乡天地之遥,她的父母只能每天在电视上“读”着女儿的一举一动。得知宝贝闺女就要回家了,27日晚,刘洋双亲及亲友5人就赶赴北京迎接她凯旋。

昨日上午,神九宇航员顺利出舱后,记者第一时间电话连线刘洋三舅牛振西。他说,在北京的一天一夜,他们没有半点睡意,都在时刻关注着刘洋的详细情况,当神九准备返航时,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刘洋母亲牛喜云更是激动得不停抹眼泪。看到女儿出舱后嫣然一笑,大家之前的种种担忧顿时化作满腔喜悦。牛振西告诉记者,为迎接女儿返航,刘洋爸妈还专门换上新衣服,做了新发型。看到外甥女平安返航后,牛振西发布了这条微博: “揪了13天的心终于轻松了。真诚地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对刘洋的关心!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吧!”

下午6时,记者再次连线牛振西,此时他们已经在航天城的庆功宴上与刘洋团圆。牛振西说,他们在经过“漫长”等待后,下午4时多,终于见到了刘洋。在见到刘洋的那一刻,刘洋爸妈上前紧紧抱住女儿,任凭泪水在脸上横流。刘洋爸爸说,看到女儿平安回来,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不管刘洋飞多远,她永远是俺的宝贝闺女!

【事件】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出舱。

【记者观察】“嘭”的一声,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如同天空中绽放出一朵红白相间的花。到这时,记者紧张的心情才平静了许多。

飞船着陆!空中和地面搜救分队迅速出动。凉风拂过草原,记者所在车队一路狂奔,很快赶到着陆点,展开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工作。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舱内进行航天员身体检查、状态确认,并协助他们进行重力环境再适应。大约1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在搜救人员的协助下安全出舱。

“感觉良好,请大家放心。”

“天宫就像我们在太空的家,很温馨。”

“我们顺利完成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平安回家了。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回家感言

站在6月的草原上,仰着头看徐徐降落的飞船返回舱,这一幕风景令所有身处着陆场的人都感到陶醉。

远远地,一团尘埃迸裂腾空,降落伞像一个正在放气的气球,迅速地瘪了下去。有人在惊叫,那是飞船在亲吻草原。

来自陆军航空兵的7架直升机次第降落。还未等螺旋桨停止转动,就能看见搜救人员跳下直升机,向飞船返回舱奔去。此前,地面搜救分队的车辆已经赶到了距离理论落点直接距离约18公里的地方。

距离飞船返回舱还有10多米,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焦味。那是飞船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蚀的味道。

在确认可以打开舱门以后,开舱手李涛手持专用的开舱工具,不到三分钟就打开了舱门。面对三位身着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员,李涛面带微笑送去了第一声问候:“欢迎你们回家!”

航天医学专家刘建中钻进了飞船返回舱。按照流程,刘建中是唯一一位进入返回舱协助航天员出舱的人。

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指令长景海鹏第一个安全出舱。紧接着出舱的是刘旺。刘洋微笑着最后一个出现在工作人员面前。

由于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了13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出舱方式由自主出舱改为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出舱。三位航天员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上的鲜花,不时地向人群挥手致意。

按照流程,三名航天员被依次抬上了一架医监医保直升机。直升机的机舱后部,专门为女航天员刘洋隔出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在直升机上,三名航天员换下白色航天服,穿上蓝色工作服,进行简单的洗漱,吃上回到地球上的第一顿饭。航天员们回到地球的第一顿饭,有粥、花卷、咸菜、水果,还有清炖羊肉。

11时30分左右,三名换上蓝色工作服的航天员进行了例行身体检查和短暂的休息后,转移到三架医疗救护直升机上。螺旋桨再次划动,飞往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并换乘专机飞往北京。

结束13天太空飞行返回地球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29日16时回到位于北京航天城内的航天员公寓。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表示,目前三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与以往航天飞行任务不同的是,航天城工作人员没有为神九航天员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而是直接护送他们回到航天员公寓。陈善广说,简化欢迎仪式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将成为今后中长期飞行的做法。

据陈善广介绍,身体恢复分为医学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三个阶段。

医学隔离期约为14天,航天员将在航天员公寓内适应地球环境尤其是重力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和支持运动器官功能,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疲劳。这期间,航天员与外界基本隔绝。

第二阶段是医学疗养期,时间大约在20天至30天。结束前两个阶段的恢复措施后,医监医保部门还会安排航天员进入三个月左右的恢复疗养期,将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

6/7

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责编 尚颖华 编辑 向莉 校对 禹 华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03分,13天前在大漠戈壁升空的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303小时16分钟后,平安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太空,再次镌刻下一个民族飞向太空的光荣与梦想。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时,郑州姑娘刘洋还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今天,当她以中国第一位飞天女性身份顺利返回地球时,这项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国又一重大科技工程已走过20度春秋。

20年不懈探索,中国成功发射了9艘飞船、一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20载春华秋实,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载人基础技术的国家。这超越梦想的跨越,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创造的非凡壮举。

太空漫漫,面对无垠的太空,中国航天的长征还在起步阶段。天路遥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依然会有艰难险阻。但,如同一枚强力助推器,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生动体现的载人航天精神已经加注到了托举中华民族腾飞的巨型火箭上。神舟与神州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