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
21
《保险理赔师》
文字行旅中的寻根与叙事
“饭”听
教授 诗人
小说家
选 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

然而,此后十多天,他都没有再出现,也没有再跟我联络。

此时我才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关系单纯到没有任何羁绊,即使不联络,彼此也能完整无缺地过自己的生活。原来他和我是那么自由。

洗手间里,我透过镜子看着自己耳垂上那小小的坚硬的耳环。之前他买了一直没送我是怕我多心,后来送出皆因他知道以后再没机会送了。原来,它们代表的是一句温文有礼的“再见”。

真正的星星填补头上的夜空,而你我之间,不过是身边夜色里辨认不清的萤火虫。

当墙上的时钟指向七点半,音乐声毫无预兆地戛然而止。我站在CD架边,呆呆地瞪视着碟片从机器里无声地弹出来,不知道拿哪张好。

手边那个封套很面熟:斑驳的旧墙、深绿色的门,和一张微笑闭目托腮的侧脸。是安德烈·波切利《托斯卡纳的天空》。送黎靖这张CD是什么时候的事?似乎是夏天刚刚开始,距今也不过两个多月;回忆起来,遥远得像几年之前。

波切利温暖浑厚的嗓音包裹在管弦乐伴奏中,他的声音里有着世界上所有美景的颜色——我听到午后木桌边的时光,听到白葡萄酒的味道,听到茫茫大雨笼罩在城市上空就像暂时的海,听到夜晚街头咖啡小店里传来的音乐……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原来并非不快乐。至少,我此时已懂得,这一段回忆有多美。曾经浑然不觉,如今时过境迁。

我匆匆收拾了手边的书本电脑,想在音乐结束之前逃到这扇门外。

门在身后划过一道弧线悄然闭上。踏进庞大、真实、喧嚣的夜色里,周围的行人与街景筑起一张巨大的网,我感觉自己轻如灰尘般掉入其中,再也听不见自己脑海中那些毫无意义的声响。

我迈开脚步,由渐行渐快到跑了起来。头顶着看不见星辰的夜空,跟在路灯为我投射的影子身后,一步一步,往前跑。如果跑得更远一点儿,能不能让回忆再也追不上?然而,我的脑海中闪过曾经与黎靖一起并肩跑过这条路的夜晚。

余温尚存的回忆紧紧贴在背后,终于穿透身体,涌进了眼眶。

跑累了,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眼前又是一片陌生的街景——早已不是我们上次停下来休息的地方。或许我在某个路口转错了弯,再也到达不了当时那个终点。抬眼看去,四周灯光明明灭灭,一家又一家小店立在路边,却找不到当时那座人行天桥和天桥对面亮着灯的小酒吧。

微湿的衣服贴在身上有一点凉,我站起来继续向前跑。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向前跑。或许黎靖才是我们两人中真正聪明的那一个:他作了最正确的决定。即使曾并肩跑过的这条路只剩我独自一人,我仍然心存感激——感激他从未否认过去的一切,感激他没有选择与我面对面结束这段关系,感激他曾留给我一个得体的、温柔的告别。

跑完这条街就回家?我问自己。

嗯,跑完这条街就回家。

这一夜,我洗干净了所有待洗的衣服,接着坐在书桌前静下心翻完了那部小说最后的几千字。当时钟已指向凌晨四点,窗外的漆黑渐渐薄了起来。我将已完成的全稿打包发邮件给施杰,关掉手机钻进了被窝。

一觉醒来时已过十点,我匆匆梳洗后出门奔去店里上班。

交稿之后我顿觉空前地闲了起来。在没有翻译这部书稿之前,在黎靖没有出现之前,我一直很乐于独自过自己的生活。可见很多事是回不到从前的。

今天下班已是十点,只经过不到一分钟的犹豫,我仍然没有直接回家,还是去跑步了。以前,夜晚独自跑步只是偶尔的事件,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将此变成习惯的趋势,只觉得这是一天中心情最宁静的时刻。

未曾留意跑了多久,只听得手机响起来。

来电话的居然是施杰。

我停下脚步,稍稍平稳呼吸,接听了电话:“喂?”

“嘿,我刚刚把整部稿子看完了——你在干吗呢?是不是不方便?”他显然听到了我快过平时的呼吸频率。

我深吸一口气再呼出来:“方便,我跑步呢。”

“跑步?”他愣了一愣,“对不起,我还以为你在……呃……”

“以为我在干吗?”我有点儿纳闷。

“没事没事,我是想说,稿子编辑和我都看完了,挺好,明天早上就送去校对。”

“行啊。看稿子看到这么晚,小施总真辛苦啊。”我出了一身汗,心情莫名的轻松,也学着慧仪这么叫他。

电话那端,他的声音清晰明快:“你就随便叫吧,反正我脸皮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