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价格改革要让大多数人获益
靠公民抓拍不如靠制度发力
审计风暴不能止于整改
假如当年禁止报道“周久耕”
高考预录取禁令
执行前景不乐观
铁道部高价宣传片
何以未达宣传效果
立法保护救护车
优先权的期待
温州一派出所被曝收“平安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道部高价宣传片
何以未达宣传效果

铁道部高价宣传片

何以未达宣传效果

2009年至2010年,铁道部没有经过招标,请张艺谋导演拍了部宣传片,花1850万元制作了一部中国铁路宣传片。这部时长5分钟的片子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铁路发展,是2010年世界高铁大会开幕式影片。不过审计署“强调”,这个宣传片未达到预期效果。(7月1日《成都商报》)

不过,随着“未经招标——花巨款——拍宣传片——未取得效果”的新闻传出,众多网友“慕名”上网点击该片,这下倒有些反宣传效果了。细心专业的网友还说,拍这样一部从头到尾就是火车跑来跑去的片子,25万元足矣!

当然片子是张艺谋拍的,那价钱自然不一样,大牌导演嘛!哪能和网友自编自导拍DV给的劳务费一样?同样的设想,如果是普通人,那叫胡思乱想,有名气的大家,那就叫奇思妙想了。但即便如此,1800多万元拍了5分钟跑火车的片子,还是有些太奇妙了。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反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是私人老板,就算再加1800万元,人家大不了就笑话他“钱多人傻”。以我小民看,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未经招标”,二是审计署认定该片“未达效果”。

未经招标,十有八九其中有些见不得人的交易,需要私相授受。说实话,现在很多公开招标也是猫腻多多,而这个要走向世界的宣传片,连招标这道基本必要的程序都懒得走,其中究竟有什么考虑,实在不能不令人往龌龊的方向去想。

退一步说,虽然没有经过招标,张艺谋真的导演出了一部惊世之作,那多少还能让人多一点同情理解之心,权当破例录取“大师”。偏偏是这部片子,连审计署都认为没达到宣传效果。就是审计署不说,不少看过片子的人,也知道它和普通广告片没什么差别,就是时间长一点罢了。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片子的“预期效果”是什么。如果说想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现在有高铁,还能飞快地钻山洞过大桥,那这个片子效果应该不错。但如果是想让世界知道,中国高铁安全、调度有方、服务一流、方便民众、乘客坐了都说好,那这就不是靠你花大钱请名家能解决的。不论张艺谋还是李艺谋,不管花1800万还是1.8个亿,都不如口碑和相关的新闻报道能达到“预期效果”。

实际上,不合程序花巨资,想靠宣传来打扮自己的部门,并不是铁道部一家。这在很多部门都存在,在这些部门或者说这些部门领导的眼里,他们要做的,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去改善服务,把黑的变成白的,而是只要花钱请明星做广告,把黑的说成白的(即颠倒黑白),黑的就真的成为白的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到处可见诸多部门迷人的宣传,个个搞得跟要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似的,等到你亲身和他们打交道时,却发现“何其难也”。这些大大小小宣传片的制作,不知有几个所花经费是经过招标?这些宣传,也不知有几个能达到效果?

在这样的环境里,铁道部未经招标花1850万元,制作出了“未达预期效果”的片子,几乎是个必然出现的典型。审计署的任务还很重,而且还有更多问题不是审计署所能解决的。 张 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