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专题 上一版3
党建促和谐 共谱新华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建促和谐 共谱新华章
——新郑市党建工作侧记
“关爱民生·真情十送”活动组织近500名党员志愿者组成20个服务团,赶赴各个村(社区)开展巡回服务活动,接受咨询10万余人次,办理证件1.87万件,为1.42万名群众进行义诊。
企业比贡献,新郑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295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13家、超5亿元企业42家。图为该市一家上市企业鸽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规范操作,有序推进,新郑市周密组织,广泛深入宣传换届选举意义、任务和程序等,引导群众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图为群众在阅读有关选举的法律知识。
全市共产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在工作中公开承诺,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形象,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能。
在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助推器”。图为一家港资企业党员在学习党的知识。

本报记者 陈 扬 边 艳 高 凯 李伟彬 刘栓阳 通讯员 李建培 文/图

党的建设是共产党人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巨大成就的“三大法宝”之一。新郑市紧紧围绕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为新郑之变、新郑之新、新郑之美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创先争优促发展

新郑市始终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在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政为民”活动基础上,大力开展“四比一争”,即“乡镇比发展、部门比服务、企业比贡献、干部比作为、党员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一诺三亮五评”活动等,累计收集汇总党员承诺事项48320项,其中已完成47596项,724项正在实施,承诺事项兑现率达98.5%,做到了“定诺真、审诺严、践诺实”。依托“双百夺旗争星”活动,选树了新建路街道办事处等16个先进集体和张国治等56名先进典型,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基固本筑堡垒

新郑市以市乡村三级换届为契机,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统筹推进机关、社区、农村、“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扎实推进百家党建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组织程序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的水平。

加强党建示范点的建设。坚持“从宽选点、从高设标、从严管理”的原则,对百家党建示范点进行规范建设,确保做到有一个室外公开栏、一个文体活动场地、一个谈心室、一个便民服务大厅等“十个一”要求,全力打造党建精品示范点。

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新郑市完善机制督促学习,扩点扩面广泛学习,丰富内容吸引学习,示范带动引导学习,使远程教育成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的课堂、农民群众学科技的阵地、农村文化新生活的舞台、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加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新郑市坚持科学管理,强化培训,真情关怀,保障待遇,先后开展了征文、演讲等比赛活动20余次,创业、技能培训8场次,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干部素质;4年来共拿出150个事业全供岗位进行定向招录,对3年期满履职情况进行择优续聘,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

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选派56名县处级干部和267名正科级干部,到全市各个村(社区)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帮助任职村(社区)理思路、促发展、解难题、办实事,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

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新郑市积极推广实施“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组织、抓队伍、强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网格化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实现模式、效能、服务“三个转变”,全面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水平。

干部队伍增活力

新郑市切实加大竞争选拔干部力度,先后出台关于实行科级干部分级管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规范了干部管理体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先后公选9个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和100名科级干部,364名干部通过竞争走上中层岗位,在全市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入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大力实施“三个九”万人培训工程,深入落实基层干部科学发展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乡科级党政正职、科级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党务干部、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等培训,并依托黄帝故里·发展论坛、中原国学讲坛,丰富培训内容,活化培训形式,使干部教育培训覆盖全市各级干部,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新提升,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服务大局聚人才

党管人才是聚智引才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六支队伍建设,分类登记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库将各类人才纳入管理范围,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专家组成新农村建设人才服务团下乡服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自身建设树形象

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开展“三讲三提升”活动为契机,新郑市大力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努力实现“三服务两满意”。引导组工干部把李林森等先进典型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用实际行动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业务考试、轮流讲课、模拟面试和外出考察等活动,促使组工干部以先进为榜样,提高能力、能学善思、爱岗敬业。扎实开展“双联双解”下基层活动,通过定点谈心、走访调研、解决问题、帮办实事等实际行动,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爱的组工干部新形象,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工作满意度和组工干部形象认可度。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