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郑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弘扬新郑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
新郑市志愿者服务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城市精神
重在践行
厚德自强 传承创新
城市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城市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践行新郑城市精神代表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六进农家”活动 ●“六进社区”活动 ●“四观、四心、四德”主题教育工程 ●“积极践行雷锋精神,争当黄帝故里美德少年”活动 ●“文化宣传长廊”建设活动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志愿服务活动

城市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城市精神,起着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为让新郑城市精神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彰显新郑灿烂文化和人文底蕴的靓丽名片,成为激发市民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再创辉煌的强大动力,新郑市把“新郑精神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结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践行新郑城市精神代表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评选对象可分为:助人为乐代表人物、见义勇为代表人物、诚实守信代表人物、敬业奉献代表人物、孝老爱亲代表人物、自强不息代表人物、创新创业代表人物。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典型的引领作用,让践行新郑城市精神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城市品位,提升对内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对外的影响力、竞争力。

●“六进农家”活动

在新郑市农村开展“政策法规进农家家家明、道德风尚进农家家家美、环境卫生进农家家家康、文化娱乐进农家家家乐、科技知识进农家家家富、平安建设进农家家家安”为主要内容的“六进农家”活动。

●“六进社区”活动

在新郑市开展道德、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六进社区”活动。

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倡导平等、友爱、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关心小家爱大家,共育社区文明花”的良好局面。

●“四观、四心、四德”主题教育工程

从2012年开始,利用3年的时间在新郑市范围内大力实施“树立‘四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四心’(爱心、诚心、孝心、责任心)、遵守‘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主题教育工程,进一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践行雷锋精神,争当黄帝故里美德少年”活动

集中开展“积极践行雷锋精神,争当黄帝故里美德少年”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具体做法有:

(一)举行主题教育活动,感悟雷锋时代精神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基本道德规范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文化宣传长廊”建设活动

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个行政村、社区按照“一墙一个宣传教育主题、一墙一个文化特色”的要求,以墙体文化建设为依托,打造具有新郑特色的“文化宣传长廊”,提高城乡美化、亮化水平,弘扬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局面,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主要措施有:

(一)开展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和新郑精神教育实践活动。

(二)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三)在广大青少年中组织开展常态化学雷锋活动。

(四)推动窗口单位和企业常态化学雷锋活动。

(五)大力宣传雷锋式先进典型。

(六)加强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新闻宣传。

(七)运用文艺形式传扬雷锋精神、“三平”精神和新郑精神。

(八)加强雷锋精神、“三平”精神和新郑精神理论研究。

●志愿服务活动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着力培养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自觉,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新郑市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建设:

(一)围绕“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持续开展示范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设。

(二)围绕推动学雷锋常态化,深入开展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围绕对接社区新型社会功能需要,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四)围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