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周末聚焦 大学生村干部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村干部到
煤矿安监员
带领村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勇于创新建起农村信息工程
用热情点亮居民文化生活
甘当农民创业“试验员”
大学生村干部 田野里唱响青春之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带领村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张建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荥阳市2008年招聘的大学生村干部,已在乔楼镇楚堂村任职4年。

记者来到楚堂村时,张建伟正在挨家挨户推销他联系的玉米种子。“这是个新品种,产量高,耐旱抗倒伏,特别适合咱荥阳种植,每亩至少能增产200斤。”每到一户村民家里,张建伟都会仔细介绍这个玉米品种的优点,然后耐心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2008年张建伟到楚堂村报到,当时他满腔热情地提出带领大家发展现代农业,没想到村民反应却相当冷淡。原来,村里的劳动力很多都出去打工了,即使留在村里,也是要么去厂里上班,要么搞养殖。张建伟不愿意放弃,他决定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农业知识来改变这个状况,为村民增加收入。

张建伟说,楚堂村有2200多口人,2600多亩地,目前基本上都是家里的老人在种地,他们思想比较保守,管理理念跟不上,“以我们村的情况,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小麦亩产达到1100斤、玉米亩产达到1400斤应该没有问题,可当时小麦的产量只有八九百斤,玉米一千斤,等于每亩地少收入了500块钱,两千多亩地就是一百多万元。”

针对村里种植业的状况,张建伟和村干部们展开反复讨论,他的结论是:“要想增产,又不用投入太多的人力,就得上大型农业机械、搞集体化种植。”村干部们很支持这个想法,村支书楚敏告诉张建伟:“建伟,你是农大毕业的,这个事你挑头干,有什么困难,大家再一起想办法。”

当年收完玉米,张建伟和在小麦育种公司工作的同学取得联系,在村里发展小麦种子繁育基地,每斤小麦比普通小麦能多卖1毛钱。他又联系了荥阳农机合作社,实现了耕、种、收三统一。

“建伟这孩子真不赖,自从他管着村里的地后,现在我们都不咋去田里了,种、收、浇水、打药都是他一手张罗,现在庄稼产量高,卖的价格还贵。”记者在楚堂村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张建伟目前正在筹备建立农业开发公司,村民以自己家的土地入股,集中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