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9
9
梦是
反的
郑州的风物传说
树上的蝉鸣
《贺子珍》
在生活中站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生活中站立

谷 凡

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看到他用两只胳膊扶住三轮车把,用大腿滑动着三轮车。那时他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他的脸上没有怯弱,没有埋怨,有的只是刚毅和坚强。他的三轮车上装了半车瓜,如果有人来买,他就用两只没有手的胳膊麻利地称瓜收钱。遇到城管,他也会边笑边滑着三轮车走开。

知道他的故事,已经很早了。当时报纸用了不小的版面,把他的事迹渲染了一把。他的双腿膝盖以下的部分什么都没有,一只胳膊没有手,仅有一个圆圆的肉球,另一只有手却看不到手指,有一个大拇指长得非常不规范。

有人说每一件缺憾的事情都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总能将这些缺憾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这些词有点冠冕堂皇了,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不知有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他是被亲生父母遗弃,而后遇到现在的养母。当时报纸只说了养母身边的人如何反对收养他,是呀,面对一个四肢严重有缺陷的孩子,教会他在这世界上生存该有多么不易,但养母顶着所有的压力,还是把他养活了。养母在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带他看病,虽然一切都是徒劳,但很多人被她的坚持而感动。

当年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尽管他的胳膊和腿还是那样,但现在的他至少看起来没有少时那般让人悲恸。他长出了男人的阳刚之气,目光里透着一股顽强和不屈。他依然用三轮车拉着一车车应季水果卖着,只是现在他不满街转了,而是有了一个固定地点。

那天接完孩子回家,无意中看到了他在路边的三轮车。这一次他卖的是花生和甘蔗,我稍微拐了一个弯,买了他的花生和甘蔗。有一次下雨,我路过他卖水果的路口,看到一位老太太拿了一块油布,盖他那辆三轮车,这大概就是那位伴随他成长的母亲吧。

伟大有时就是这么普通,都知道养一个没有手没有脚的孩子是什么结果,可这位母亲还是坚持了。他现在的三轮车已经改成了电动的,不像他少时那样艰难地用腿滑了。我没有见过他骑电动三轮车的样子,应该比滑三轮车轻松些,或者更难。记得初次见他那么小就卖东西还有点奇怪,既然他的事情都上了报纸,民政部门为什么不给他一个上学的机会!后来我又断断续续见过他几次,那时他大概十二三岁。

我一直欣赏他的不卑不亢,不过,让我产生为他写点东西的冲动,是见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以后。他卖水果的地点,在一个丁字路口,是接送孩子的必经之路。那天接完孩子我又到了他的水果摊前,说水果摊好像还有点不确切,因为所谓的“摊”,就是他的一辆三轮车。

他的车上是满满一车菠萝,我买了两个菠萝,见旁边有一个小男孩和他长得一模一样,就问是不是他的孩子,他答是。那个低头削菠萝的年轻女孩,就是孩子的妈妈。说实话看到这一幕我很惊诧,因为在我正常的思维下,他应该一直是苦难缠身,而不是我看到的娇妻爱子的景象。他的妻子很漂亮,个头,身材,脸庞都很耐看,且看着还比较细腻。

不必追究他们的爱情故事,借用黑格尔一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具备了流落街头的所有特征,但是他没有,也许卖水果挣不了大钱,至少他用行动证明了,他可以自食其力。

生活中有许多苦难,有些我们无法想象,有些压根儿不容我们想象,真的摊上了,除了坚强地活着,又能如何。再艰难的生活也压不垮人,只要你愿意站立,太阳和阳光包括上帝都无法阻挡。上帝没有给他健康,但他却健康地活着,这样的生活态度即使再平凡,也值得我们赞美、学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