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华南城项目
9月前开工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领导莅临新郑调研
优化发展环境
整顿机关作风
推进新三化 党建当先行
好政策点燃创业激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好政策点燃创业激情
大学生创业不是梦

本报记者 赵 丹 实习生 杨淑慧

新郑市着力加快民生事业发展,鼓励市民自主创业。今年上半年以来,共为592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425万元,带动2046人实现了创业和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下岗职工创业不再难

走进新郑市人民路某家太阳能专卖店,琳琅满目的热水器和厨房用具摆放整齐,不时有顾客上门咨询购买。2001年,韩丽春和丈夫双双下岗,几经考虑,开了这个太阳能专卖店。回顾这十年来的创业经历,韩丽春很是激动。

“刚创业的时候,没有钱周转,不敢请工人帮忙,都是孩子他爸骑着脚踏三轮车给顾客送货、安装,一天得跑大半个新郑市。”刚开始创业的前几年,韩丽春夫妇吃了不少苦,几次资金周转不畅,差点关门。

由于韩丽春的店位于市政府附近,平时对政府的政策了解比较多,夫妇两人每天无论再忙都要读报纸、看新闻。在一次资金周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知道了市里对下岗工人再创业的扶持政策。“我们听说市里有小额贷款这个政策后,犹豫了好久都不敢去申请,担心批不下来。后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下岗证和相关材料就去了,谁知道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询问了相关情况后,非常热心地为我们办理相关手续,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贷款。”有了政府的扶持,夫妇俩的干劲儿更足了。

自从去年以来,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了小额贷款额度,可以申请10万元。夫妇俩申请到之后,扩大了经营领域,又增加了厨房用具和电热水器的销售。

“政府对我们下岗工人的扶持政策真是太好了,解决了我们资金周转的困难,让我们更加放心大胆地经营销售,确实对我们很有帮助。”韩大姐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新郑市中华北路一家电脑专卖店,老板刘俊杰是27岁的大学毕业生,他待人热情、干劲儿十足,顾客对他评价很高。

来到刘俊杰的店面时,他正在往店里搬运新进的电脑,得知记者来采访,刘俊杰擦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昨天接到一笔订单,今天电脑就发回来了,我得保证顾客能及时用上电脑嘛!”

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刘俊杰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市里对毕业大学生提供小额创业贷款,点燃了我创业的激情!”提起自己的创业史,刘俊杰打开了话匣子。毕业后他先是来到广州打工,打工的日子是艰辛的,一次他和家人打电话,叔叔告诉他新郑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贷款,这句话让刘俊杰彻夜难眠,“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在家门口创业,可以照顾家人……”第二天,刘俊杰辞去了工作,踏上了回家创业之路。

“到家后,我就拿着相关证件到人社局咨询创业贷款的事项,那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帮我办理相关手续,仅仅一个月,我就拿到了市里的10万元创业贷款,当时我感觉像做梦一样。”刘俊杰笑着说,“现在我的店经营得还不错,每天下班后我都回家照顾父母,市里的好政策解决了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还消除了空巢老人的问题。真是感谢市里的好政策。”

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意,过几年再开一家电脑分店,刘俊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