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1
11
郑州地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重放的鲜花

祁发慧

作家老张斌是河南省新时期以来的最重要、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自1955年开始创作以来,已经发表并出版200多万字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蔷薇花瓣儿》、《柳叶桃》、《离情别绪》、《一岁等于一生》在全国读者中产生了持久而强烈的反响。

作为一名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注定老张斌的小说必将描绘并展示共和国发展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包括社会事件、政治运动、人物命运,以及个人对这个时代的真切体验与感悟,可以说他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百年史的历史证词。诚然,作为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他的写作必定带着地方的泥土和地域宗族的经验。综合这两个方面,老张斌作品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中对乡土语言的使用,以及个体对于生命问题的感悟。

老张斌的乡土语言最大特色,是继承传统乡土语言的描写性的同时,融进去了许多感觉化、意绪化的东西,使乡土语言的客观化传统增加了新的元素。他把气息,声音,味道这些不易表现的事物用形象的、感觉化的身体反应呈现出一幅画质的东西,使声音和气息成为一种立体的可感形象。乡土不单纯是一种客观形象而是入心入肺,入血入骨的身体的内在性主观感受。这种主观的体验性文字同样也充满了他的风俗描写中。《蔷薇花瓣》中,他把日常生活置于一种北方旅途风俗里,他在其游走的旅程中写他的感觉体验。他有着异常灵敏的感觉,把整个乡土情怀抒发在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描写之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张斌的乡土语言把那种表面的风光画、风俗画、风情画的性质转换为一种人物的心灵感知与生命体验,让事物的声、光、色、味、气形象地呈现为身体器官性的感受,流动着自然而质朴的情韵,使视觉因素的图画与感觉性的诗意在乡土情怀不可追忆的无奈之中沉淀为一种内在的人性之美。

生命自身的特质给予个体言说生命的欲求,老张斌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人生经验的老作家,对于生命问题的探讨是全方位的。在长篇小说《一岁等于一生》中,他将自我本能的体验和感觉的表述,融入隔代人之间浓浓的爱意之中;通过对时间的考虑和生命的体悟,而将一段亲历的往事付诸于纸墨。在老张斌的笔下,生命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多样性个体生命的联动上,接受死亡结局是一个事实的形式,但人们必须为保护生命尽到最大限度的努力,挽留一个弱小的生命,从来都是生命体相互之间支撑的义务与权力,时间仅仅是生命的形式标志,某种意义上生命是永恒的、乐观的、创造性的,只有生命的未来才是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之奋斗的理想。

55年的艺术创作,老张斌留给我们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而良多的启示,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定位和评价这位老作家对于新文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