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lh275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一首诗和一个国家的传奇

沿着古老的淇河,寻找两千六百多年前一位美女诗人的遗踪。哦,那位拿着竹竿,在淇河边优雅垂钓的闺中少女,可是她远嫁许国前的倩影?人们不知道她真正的名字,只知道她是许穆夫人。国君许穆公被人们遗忘了。历史记住了一个小女人:许穆夫人。

在卫国遭遇侵略的危难之时,玩物丧志的卫懿公成了狄人的刀下鬼,新君卫文公也危在旦夕。美丽的许穆夫人心急如焚,劝说丈夫许穆公派兵前往卫国救援,未料许穆公害怕引火烧身,断然拒绝。面对群臣无情的嘲讽和阻挠,她坚持驱车奔丧,吊唁卫侯,并为新君抗敌出谋划策。她在悲愤中写下千古名诗《载驰》。

许穆夫人的诗篇感动了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毅然派遣公子率兵救援,终于打退了狄兵,帮助卫国收复了失地。之后,卫国又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直到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它消失在六国消亡之后,比六国的生命还长久。

这便是一首诗与一个国家的传奇。

《载驰》,被选家收入《诗经》,成为中国诗歌世世代代传诵的经典。许穆夫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诗人,最美丽的女诗人。打开浩瀚的世界史册,可有过诗歌拯救国家命运的先例?她是中国诗歌的骄傲,也是中原诗人的骄傲。

许穆夫人在淇河岸边垂钓过,具体在某个位置,恐怕连上帝都难以说清。如今,淇河两岸有多处许穆夫人垂钓的纪念地。卫国的后人以此为荣。

《载驰》被镌刻在淇河诗碑长廊。游人在此驻足,历史即刻重现。

候鸟飞走了

知道那些不停飞翔的候鸟吗?

它们没有固定的住所,一年四季都在飞翔中度过。不是兴趣,而是使命。

远处有梦想在召唤,远处有新的伊甸园。

候鸟飞走了。

谁都看到过候鸟的飞翔,在城市的上空,在蓝天上,田野上,高山上,大河大江大洋之上。

可很少有人在想:它们为何飞翔?来自哪里,又飞向哪里?

候鸟飞走了。

带着它们已能飞翔的幼子。

曾经也有烦恼:它们隐身于高树的顶端,时不时将排泄物从空中撒下,一不小心就会弄脏头发和衣服。可是,一旦它们离去,又觉得怅然若失。特别是早晨醒来,从树梢间传来的犹如情人般清脆美妙的呢喃,也随之飞到异乡。

呯!呯呯!

一连串枪声响起。

随着响声,一只只候鸟走到生命的终点。梦想破灭了,候鸟悲壮地栽倒在原野上。

他们是谁?那些可恶而残忍的狙击手!

候鸟飞走了。

这些为梦想而飞翔的生灵!

在翌年的阳春,它们还会归来吗?

听竹

在春雨之后来到竹海。朋友告诉我,这是听竹的最佳时节。

子夜过后,万籁俱寂。鸟儿入睡了,泉水轻轻地亲吻着石头,像在卖弄柔情。

而在竹林,却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白天默默地从阳光和雨露中吸收的能量,此时一股脑儿向外释放。刺激耳膜的声音出现了:嘭!嘭!一个个新的生命拱破土层露出头颅:咔!咔!已经出土的新笋在甩掉笋壳抽节生长。

我听到了神秘的生命音符,有成长的欢乐,也有挣脱束缚的痛苦。

地下,竹子把根须牢牢缠绕在土层深处。

忘忧谷

走进深谷,便走进了童年的梦境。

可以冒傻似地疯跑,疯吼,疯玩。

不用担心劳累,这里有充足的清泉和负离子。

不用担心孤独,这里有顽皮的小鸟和跳跃的溪流为伴。

每个角落里都有滋生爱情的温床。

那些顶天立地的竹君,像一个个威严的卫兵,时时刻刻守卫着山谷。

看着那些不停地在疯长的竹笋,恨不得自己也变成一棵竹子。

印着竹影的石径

一条拾级而上的石径,两边是与云私语的竹林。石径通往一片幽深的竹园。五百多年前,一个周姓的少年从竹园中走出,沿着这条石径去求学,去科考,去做官,去立德立言,终成一代鸿儒。他深爱故乡的竹,将书斋取名为“箐斋”,著作也定名为《箐斋录》。而今,这片竹园被后人尊称为洪谟故园。

登上通往洪谟故园的石径,游客不禁愕然。一块块见证了历史,又被无数人踩踏过的石头,上面竟印着神奇的竹影!

一条奇特的石径。它穿越五百年的时空,向游客们诠释着蜀南竹海的传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