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新密检察:固本强基谋发展 开拓创新促和谐
西三环航海路立交建设过半
破解难题的战略抉择
三个半月集中
化解信访积案
建月例会制度推进
农口政府投资项目
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为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多做贡献
三年内完成中心城区市场外迁
2015年郑州教育人才达17.2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检察:固本强基谋发展 开拓创新促和谐
学习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规范 公正廉洁执法的保障
服务大局 执法为民 郑州检察工作巡礼之十二

本报记者 王晋晋 通讯员 陈松坡 张胜利 贾阳阳

在全国检察系统率先推行“诉前考察”制度、“赔偿保证金”制度,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率先探索建立涉检信访黄、橙、红“三色预警”风险评估体系,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在全省率先建立的首个“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围绕 “执法办案(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率先探索的 “案件侦查能力”、 “文字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机关管理能力”、“法律应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六种能力”建设,则切实提高了干警的自身素质……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新密市检察院的诸多第一?该院检察长张东说,这是我们坚持“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齐头并进,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协调科学发展”建设换来的累累硕果。

创新 检察工作方式转变的动力

创新,是主导检察事业未来的第一驱动力。该院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意见》,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大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反贪初查情报信息库,通过走访、调研、建立联络员、与相关部门开展基础信息协作等方式,初步构建了职务犯罪情报收集及预防网络。为服务新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局,针对新密市实际,建立全省首个“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16个乡镇1030余名农村干部接受了培训,为新密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营造了廉政高效的政务环境。

公诉部门、侦监部门在全国范围率先推行“诉前考察”制度、 “赔偿保证金”制度,有力促成轻微刑事案件的和解,有效化解当事人间的矛盾纠纷。侦监部门的“未报捕案件备案审查机制”经验还被全省推广。监所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监外执行社区矫正检察联络站,对全市536名监外执行犯罪人员建立了个人档案,有力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立网络举报、视频接访、点名接访制度和预约接访制度。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涉检信访黄、橙、红“三色预警”风险评估体系,成功息诉疑难复杂信访案件6件,对 5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资金18万余元,连续7年没有发生一起涉检赴省进京访,经验被高检院在全国推广。

学习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建设专业化、学习型的检察队伍,是检察机关基层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优先发展的创新理念,以全方位、多形式、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专业化人才梯队建设夯实了检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针对全院35岁以下青年干警人数较多的情况,该院成立疑难案件攻关、写作等六个学习小组,通过“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干警的执法办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应变能力、文书制作能力。

围绕郑州市检察机关开展的“执法办案(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该院积极举办“执法办案(履职)能力提升课堂”、诉辩对抗、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提升干警的“案件侦查能力”、“文字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机关管理能力”、“法律应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

规范 公正廉洁执法的保障

规范化是各项检察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公正执法的基石。该院狠抓执法活动规范化、自身监督规范化、激励机制规范化,确保公正廉洁执法扎实高效。

该院严格执行案件质量责任终身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所有案件一律进行评查,每月评选 “案件质量标兵”。2011年、2012年,该院办理的吕朝营、王学勤贪污495万元案、邓振举贪污、受贿案、 “3·15”重大责任事故案均被评为全省 “十大精品案件”。

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干警执法档案,规范检务督察制度,强化了内部监督的动态性和预防性,使静态的“死规章”变为动态的“硬管理”,两年多来,全院干警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事件、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经验被高检院在全国予以推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