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4
14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魏晋的牛车

张健莹

文人的风气会引领一个时代,会充实一段历史,就像这牛车。

收到这个牛车已经破损,只好在牛的断腿处用一坨黄泥固定,在车的底部用铜丝支撑,牛驾的辕无从替代,就摆好距离,用想象补充了。

这是一个北魏的牛车。在它之前的汉代,充满着驰骋、征服的欲望,汉陶中不乏骏马和战车;在它之后的唐代,陶三彩马的形象高大俊朗,也是盛唐景象。

何以魏晋多牛车?原来魏晋时期大贵族官僚势力扩张,门阀制度分封制度更确定了贵族们的特权,贵族们飞扬跋扈为所欲为。文人阶层欲哭无泪报国无门,开始怪异荒诞起来,他们借酒隐情,大谈玄学,放浪形骸,就是一些大文人陶渊明、竹林七贤、王羲之们也常常月夜泛舟,或牛车摆酒,排遣心中郁闷。牛车拉着醉酒的文人,在乡间大道随意徘徊,说不上靓丽,却也是风景。一些酒足饭饱的富家豪门子弟见此情景争相模仿,也打制牛车,也车上摆酒装模作样,常常酩酊大醉,丑态百出。渐渐的,牛车就以这样的山寨版成为正版,变成财富、时尚的象征。

汉代亦有牛车,是朴朴实实的、方方正正的。魏晋则不同,车型变成高顶加宽的了,有的牛车身上还有彩色甚至抹金。牛车因此华贵起来。

华贵的牛车不是最初文人们的追求,有形无神,有表无里,终归是东施效颦。

魏晋之后,牛车渐少,牛又自由自在地走在乡间的小道上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