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先争优是共产党员的价值理念
作秀?
听懂撤并收费站
“青花热水瓶”见证鉴宝节目娱乐化
硕士生就业率持续走低折射什么?
专家,请珍重您的签名
当四大名著被“微博假想”
公务接待“内外有别”是次优选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请珍重您的签名

当下许多形形色色的论证会、咨询会、研讨会,不过是企业与专家心照不宣的“钱”“名”交易:企业出钱买名,专家以名赚钱。

前不久,某公司创造的“第五大发明”——空气混合动力汽车,被中国青年报曝光。这个以“不吃汽油吃空气”为卖点、伪造“科博会最佳发明奖”等耀眼光环的“重大成果”,原来只是一个不靠谱的传说,那些盲目投资的受害者悔恨交加。

值得关注的是,“第五大发明”之所以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上当受骗,除了公司自身的炒作、忽悠,那些参与“专家论证会”的专家们也难辞其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公司在其宣传材料中称:“2010年3月26日在北京钓鱼台举办‘祥天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专家论证会’,得到中国发动机行业专家、汽车行业专家的论证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清华、北大教授好评和认可。” 论证会的多张现场照片,包括该公司董事长和专家的合影,出现在该公司研发中心针对投资者的讲堂上;一份“‘祥天空气动力发动机项目’专家论证和推介会评审意见”及带有多名专家签名的翻拍照片,也被放进了宣传册和大屏幕上。很显然,专家们的论证及其签名等,成为该公司欺骗投资者的“托儿”,其责难逃。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这场冠冕堂皇的“论证会”,是该公司“委托”某管理研究院组织的,受邀的专家此前都没听说过该公司,更不知道该公司是干什么的;在论证会上,有的专家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由,有的专家碍于情面,在“评审意见”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饭后拿着“咨询费”走人,至于公司如何利用他们的评审意见和签名,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据中青报报道,参与论证的一位专家,对该公司的这一做法则见怪不怪。他说,“这样的企业太多了,找我去开会,往那里一坐,‘论证论证’,说一说,然后把照片、录音拿给投资公司,做广告嘛。”他告诉记者,他通常会告诉请自己去开会的企业:“你请我来,是我帮你来了,但你自己要悠着点,不要把话说得太大,对你们自己不好。”

在普通老百姓对科技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头戴各种光环的专家往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欺骗性。专家们出卖身份、名节,自己得小利、公司赚大钱,受害的是老百姓,丧失的是学界声望和社会公信力,已成社会公害。

在社会浮躁、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道德和自律已难以遏制“学术走穴”,唯有“以毒攻毒”:或通过媒体让那些走穴的专家“名扬天下”,或通过主管单位严格监管、依法严惩,让那些牟利的专家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公众也须擦亮眼睛、增强鉴别能力,不要盲目迷信论证会、鉴定会,少上那些专家们的当。 道 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