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统一思想 创新举措
务实重做 积极作为
始终充满坚定自信
高新区三项主体工作齐头并进
保持清醒 坚定信心
履职尽责 超越发展
登封聚合优势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逾600客商对接河南航空物流
认清差距 找准自信 明确责任 超越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登封聚合优势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不辱使命敢担当 抢抓机遇重作为

本报讯(记者袁勇 李晓光 通讯员 赵晓聃)作为郑州都市区的文化旅游特色功能区,如何在新一轮大发展中不辱使命勇挑大梁?登封市委书记郑福林表示,要清醒认识当前各地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进一步强化登封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变压力为动力,化差距为优势,围绕“三大主体”工作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巨变,用三年时间将登封初步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影响国际化的生态田园城市。该市树立“百年规划、百年建筑、精品城市、精细管理”的理念,规划建设一城三区、两个示范镇、五个新市镇、44个新型社区。未来三年,登封将建设交通道路及生态廊道49条425公里,总投资33.7亿元;规划新型社区44个,计划启动新型社区36个,总投资66.3亿元;城市组团起步区建设三年计划总投资25亿元,着力完成工人文化宫、阳城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城区功能提升方面,坚持组团式规划、片区式开发,政府零投入、零收益,三年完成登封大道和少林大道“十字景观大道”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计划总投资53亿元,改造提升尚城国际、400亩城市综合体等四个片区。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登封经济由主要依靠矿产资源向依靠文化旅游和矿产两种资源转型。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出台各类优惠政策,鼓励本土传统资源型企业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未来三年,登封重点打造三个产业聚集区(登封市产业集聚区、“天地之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石君颍新型农业产业集聚区)、两个专业园区(三里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34个乡镇特色产业园等三大产业板块,引导更多民营企业投身登封产业转型。目前,以煤炭起家的锦鹏集团董事长刘庭杰投资4.6亿元建立了五星级的锦鹏生态酒店;过去以煤炭等资源型产业为主的阳城集团董事长赵同军,与郑州大学医学院合作,投资7亿多元建立的阳城医院;以煤炭为主的天河集团董事长李铁头,计划建设500亩的天河体育休闲中心;以煤炭经营起家的卢自强,先期转产规模化生猪养殖业,近期又投资4亿元建设星级酒店项目。典型带动,使登封市产业转型热潮方兴未艾。

以“产城互动、景城融合”的先进理念聚合资源优势,全力建设享誉中外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登封把18平方公里的“天地之中”旅游新城规划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嵩山少林景区的服务配套功能区,坚持以优势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企业为支撑,全面推进“大企业进驻、大资金投入、大项目落地”发展战略,争取三年基本建成旅游新城,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目前,该市正在谋划推进总投资256.3亿元的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其中包括计划投资10亿元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投资2.5亿元的少林武术国际交流中心、投资15亿元的港中旅旅游小镇、投资20亿元的少林建业国际足球学校、投资50亿元的登封文化创意园、投资50亿元的禅文化产业园、投资60亿元的中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项目,助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文化旅游特色功能区建设。

以网格化管理为保障,营造最优发展环境。在划分17个一级网格、323个二级网格、1154个三级网格、下沉3854名干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确保登封市域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人负责,每一件事都有人过问。该市计划在9月底前,逐一解决排查出的各项问题,12月底前开展“回头看”。通过三年努力,推动网格化管理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时空预警化、管理队伍务实化,发现问题处置率达98%以上。并通过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评优评差等不懈努力,确保登封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如期实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