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
19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闲话手表

孙方友

手表,从19世纪中叶有的将计时挂表装上皮带,戴在手腕上使用开始,逐步改进,缩小体形,美化式样,发展成为手表。从机芯结构质量较差的粗马表,逐步造出精度较高,比较经久耐用,采用宝石的细马表,还有自动、日历、潜水、耐高压、真空、闹表和盲人手表等种类。到了20世纪中叶又制成了用电池代替发条的电子手表,后又逐步发展为音叉振荡式、石英振荡式和数字显示式等种类。

粗马表也叫“铁丝马表”。采用销钉式擒纵机构,后因为用钢丝制成的销钉质量较差,容易磨损,精度及传动效率较低,才发展成细马表。细马表采用的是卡瓦式擒纵机构,卡瓦是用宝石制成,精度与传动效率自然就高了不少。

手表自然是在钟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510年前后,意大利、法国、德国先后造出一种蛋形表,叫“纽伦堡蛋”。1534年,这些国家开始研造钟表。到了1564年,日内瓦造出世界第一只表。17世纪末,瑞士开始造自鸣钟。1786年,瑞士造出第一只带秒针的怀表。

其实,欧洲最早出现机械表是1370年,是法国人亨利·维克托首创的。但据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等考证,欧洲的机械表是受了中国天文钟的启发。就是说,从张衡到苏颂不断改进过的结合观测天文计时钟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祖先。据史料记载,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我国钟表手工业工人也造出过各式各样的钟表。钟有鸣钟、摆钟、问钟、音乐闹钟等;表有一针、二针、三针、四针(日、时、分、秒)的表和问表等。他们曾组织起来与洋货进行过斗争,也曾闯出了一定的市场。只可惜,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竞争终告失败。从此,中国手表业算是一蹶不振,直到今天。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钟表数不胜数。如肖邦(CHOPARD)、浪琴(LONGLNES)、帝舵(TUDOR)、名仕(MERCLER),还有劳力士、天霸、大罗马、梅花、英达格等。

手表,在中国,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老百姓生活中,几乎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地位的标志。1955年,中国的第一只手表出品于天津手表厂,“海鸥表”曾被誉为“中国第一表”、“中国计时之宝”,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参照进口手表开始国产手表的试制,当时抽调亨达利、亨得利、中明、中兴、东方、大光明等钟光店的技术人员和修理人员参与试制。1958年3月,A581型机械手表正式投产,注册商标改为“上海牌”。不久, 上海牌手表就成了中国的名牌。记得当时叫得最响的是上海快摆表,120元一块,就是找后门也极难买到。若谁结婚三大件中有一块“上海快摆”,能令许多人羡慕不已。1972年,我曾在新疆当过近一年的“盲流”,挣了200多块钱,回来时为虚荣心,也曾花110元买过一块延安牌手表,秒针带红尖,美观又大方,回到家后,以此炫耀,给人说话时怕别人看不到自己戴有手表,还故意装着挠头将手扬起……

后来因家中生活困难,再也虚荣不起,卖了。卖钱100元,赔了10块,很是不划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