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南山奶粉被曝含致癌物
罗布泊即将通火车
夜宿河床遇山洪
三名游客被卷走
印度前财长当选新总统
普京签字批准俄入世
三沙警备区组建获批
科学发展十年间
“这一夜,我们目睹美与丑”
61年最大暴雨
袭京城37人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学发展十年间

科学发展十年间

(上接第一版)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生态建设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科学发展观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导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的新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说。

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

十年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面对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见微知著,果断而准确出手,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十年间,“中国号”列车快速平稳前行,经济年均增长约10%,国内生产总值从突破10万亿元到超过47万亿元,连续超越英、法、德、日,跃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

十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135美元上升到5432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8000元一跃突破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500元增加到近7000元……

十年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始于2008年、迄今仍未过去的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沉着应对,一揽子计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不仅使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更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以改革促发展、向开放要空间的十年——

十年间,改革进入深水区。连续出台鼓励民资发展文件、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费……改革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

从推进政务公开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推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再到持续十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十年来,改革全面推进,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统筹发展的十年——

十年间,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经济版图悄然变迁。2008年起,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以人为本 人民至上

入夏时节,河北平山西柏坡村游人如织。旅游观光船经营户闫清海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他十年前与胡锦涛总书记的合影照片——

那一年,党的十六大闭幕不到一个月,胡锦涛率新一届中央书记处集体来到西柏坡。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西柏坡,这个“进京赶考”的启程之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酝酿、形成和发展。

“从‘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再到‘以人为本’,这些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现了党始终如一、一心为民的政治追求,凸显了党执政理念的日益成熟。”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说。

十年间,人们不会忘记,在贫困山区,在革命老区,在困难国企,在矿井深处,在农民家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总是不时出现在群众中间;

十年间,人们不会忘记,在抗击非典的战场,在重大灾害的现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要关头,在从海外撤侨的关键时刻,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

十年间,人们不会忘记,一项项重视民生、倾听民意、保障民权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写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重要文件,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

这十年,越是千头万绪,党和政府越是重视民生——

民生指标备受重视:“人均”概念写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等目标;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提高了就业率、社会保险率等民生指标考核权重……

民生政策频频出台: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广新农合、新农保,连续降低药品零售价格,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多次上调个税起征点,提高国家扶贫标准……

民生投入逐年加大:2004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年均递增21%,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GDP只用4年时间翻了一番;与2002年相比,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8倍,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回顾十年,人们不会忘记:去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这十年,公民个人权利更加彰显: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2007年10月,物权法施行;2010年选举法修改,城乡实现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启示深刻 任重道远

——站在新起点上,中国仍然面对无限机遇和可能。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中国完全有条件推动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站在新起点上,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

——站在新起点上,转型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不平衡:城乡、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不协调: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服务业总量偏低;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

不可持续: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加……

对中国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两年多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明了“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思路。

回首十年,展望未来,复兴的目标不再遥远——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0多年来,正是凭借坚定的信念不懈奋斗,中国走到了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的目标在逐渐成为现实,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意气昂扬。”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说。 据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