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2
19
中原收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庙子的庙

马清贤

庙子,是荥阳市环翠峪景区撤乡建区前的乡村之名,既叫庙子乡又叫庙子村,当地又有庙子池、庙子湖、庙子渠等历史建筑,是相当闻名的地方。为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现在已用“环翠峪”这样美丽的名字所取代,但,当地人仍叫此地“庙子”,因为这里自古就有庙宇,直到现在。

庙子地名的由来,历时已久。据《庙子乡志》(1981年版)传记:在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居民大搬迁时,来到这儿的移民,暂时栖身圣母祠(庙宇)。因为山西人口音末尾带“子”,所以他们说庙必带子。天长日久,人们就叫圣母祠这块地方为“庙子”了。

关于庙子的庙,自古以来几经易名,几经争议,所供奉的神虽然都是女的,却不是一个人。

1.神母祠。据学者白雪扦考证推算,神母祠建于西汉以前,距今2500年以上。依据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的《汜水县志》记载:“邑南 60里有浮戏山,其中开一局名为环翠峪(移民前这里就叫环翠峪),峪中有古神母祠,祠下有泉,土人称之为神母池(又叫柏池、庙子池)。祠北有紫玉崖,崖上有览古亭,亭废于弘治年间。”神母祠里供奉的是伏羲、女娲的母亲,亦是中华民族的老祖母。依据出自《拾遗记》:“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生庖牺(即伏羲)。”

2.圣母祠。据《庙子乡志》记载:“圣母祠位于柏池(庙子池)之东北,始建不祥,重修多次。现仅存康熙、乾隆、嘉庆等《重修碑记》。祠院坐北向南,南北长28米,东西宽18米,共有八所建筑物。上大殿三间,内塑碧霞元君、太素元君、麻姑大仙;东厢房三间,内塑火神、龙王、三官;西厢房三间,分别供奉有大仙爷、广生、牛王、马王、山神、土地。前有一所文昌阁,前敬文曲,后供菩萨。八所殿宇,均雕梁画栋,高大雄伟、气压诸方。”圣母祠毁于“文化大革命”后期。

3.嫘祖祠。自从环翠峪景区发掘出桑梓文化、嫘祖文化后,当地名人志士在原圣母祠的遗址上,于2010年新建高大庙宇,拟名嫘祖祠,欲塑出生在当地的桑梓峪村,发明种桑养蚕、抽丝纺绩、教民衣服的轩辕黄帝之妻嫘祖之金身,让世人敬仰供奉。祠前耸立了一通3米多高的《嫘祖之碑》,详记着嫘祖文化的渊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