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市领导在哈密
看望援疆干部
我市与哈密签农林科技对口支援合作意向
扎实办理民生实事 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管城提档升级建设繁荣宜居新城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激发产业活力 增强文化实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城提档升级建设繁荣宜居新城区

务实重做敢担当 善谋全局勇超越

通过外出考察和深入学习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管城回族区进一步认清了差距,找准了自信,明确了责任,坚定了信心。按照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总体部署,管城区将紧紧围绕“三大主体”工作,持续推进“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计划三年攻坚,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网格化管理,构建工作长效机制,从而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的新管城。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 赵顺利 刘俊礼 通讯员 康昊增 文/图)紧紧围绕全市“三大主体”工作,管城回族区将实施3年攻坚,大手笔谋划,大气魄运作,大力度推进,大跨度提升,持续推进“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全力加快文化管城、商贸管城、和谐管城、魅力管城建设,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和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务实重做勇担当,不辱使命立新功。昨日,谈及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管城区委书记法建强这样告诉记者。

赴周边省会城市学习考察,法建强感受深刻,坦言管城区在四个方面差距明显:在超前大手笔谋划上有差距;在抢抓机遇,灵活运用政策方面有差距;在敢试敢闯、勇为天下先、责任担当方面有差距;在最大化地发挥本地优势、挖掘本地资源方面有差距。正是看到了差距,拉高了坐标,找准了定位,并在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中坚定了信心和决心,管城区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推进未来发展的动力也更为充足。

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城乡一体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在高起点编制规划的基础上,管城区以拆促建,加快城乡改造建设步伐。管城区3年内将完成各类拆迁3000万平方米,收储土地1.5万亩,争取土地指标1万亩,融资100亿元;完成南四环、中州大道等8条道路的拆迁、绿化等工作,新建及改造区级道路40条;完成城中村改造7个、合村并城20个,建设安置房面积600万平方米;改造内环线区域片区7个,完成老城区改造面积2.2平方公里;10.5平方公里的新商城组团起步区累计完成投入200亿元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引入项目50个以上,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到2014年,新建“四类社区”30个以上。

创新体制机制及运行模式,管城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资金运作和资源整合的成功路径,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该区依托“两环十七放射”交通道路与生态廊道建设,将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捆绑运作,通过土地出让金返还和土地开发升值收益平衡了前期政府投入。依托国资委和三大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强政银合作和市场化运作,每年可筹措资金30亿元以上。依托道路沿线“三小”企业转移升级和三环内仓储、批发市场外迁,该区还收储土地5000亩以上。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彰显特色优势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未来3年管城区将着力打造以新商城文化创意及旅游商贸为主的高端服务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全力实施三大提升工程: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为基础,打造“七线五点”商业集聚中心,建成3~5个大型城市综合体、4个楼宇总部经济基地;以文化创意及旅游产业提升工程为特色,重点建设商都文化特色商业区,到2014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以现代工业提升工程为支撑,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到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

目前,管城区正以商城遗址及周边区域整体改造为载体,以打造文化旅游商贸核心区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商都文化特色商业区,着力提升文化产业集聚辐射力;以紫荆山路等七条商业主干道为轴,以紫荆商圈等五大商圈为节点,积极打造“七线五点”商业中心;全力推进紫航服务业集聚区和郑州CSD国际时尚商贸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重点建设紫荆山路、行政次中心、商都湖等4个楼宇总部经济基地,做好天荣、锦荣、天然商厦等20个重点商贸项目提档升级。

完善网格化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营造超越发展的良好环境,管城区将不断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化条块融合,充分依靠群众,重点围绕两大类20项工作,集中力量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问题发现率和解决率达到95%以上。同时,建立健全以问题发现率、处置率、上报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监察和绩效考核制度,采取“双向多级”责任追究,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严格兑现奖惩,督促各级公职人员履职尽责,并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和发现干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