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姻缘
虚实人间
林肯与继母
“半”字诗和“半”字联
范仲淹的“想象力”
《剩者为王Ⅰ、Ⅱ》
博山薰炉
在陌生的城市暴走
南海岸(国画) 邓子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半”字诗和“半”字联

明代诗人梅鼎祚曾作过一首“半”字诗:“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全诗句句不离“半”字,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深长。其实,“半”字诗,在我国诗坛偶尔还可以见到。古时有个名叫李歌振,号密庵的文士,曾用《西江月》调作过多首《半歌》,读起来也很耐人寻味。词云:“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衣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宇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一半让将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闫罗怎见。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词作者大概是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而归纳的对于为人处世的理解,它代表了古时一部分人的处世思想。

台湾著名词作家庄奴,一生写了3000多首歌词,其中有不少为经典之作。有记者访问他时,询问其创作的甘苦时,庄奴以一首打油诗作了绝妙的回答:“半杯苦茶半支烟,半句歌词写半天,半夜三更两三点,半睡半醒半酝酿。”四句诗嵌入了八个“半”字,可称其为一首难得的“半”字妙诗。

有趣的是不仅有“半”字诗,还有“半”字联。民国时,湖南石门袁少枚建筑了一所冠名为“半闲园”的庭园,在其大门上贴出一副对联:“半市半乡,半读半耕,半士半医,世界本少全才,故名曰半;闲吟闲咏,闲弹闲唱,闲斟闲酌,人间尽多忙客,而我独闲。”上联点明园子的地理位置,主人的身份职业,交代了取名冠“半”的独特用意;下联借以寄寓个人的秉性涵养和审美情趣。读来极有意思。据说宋代佛印和尚与苏东坡在广东某地游玩时,佛印见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半边山,半条路,半溪流水半边涸。”苏东坡冥思苦想,终不能对出下联,就请人刻碑于此,供后人对出下联。李调元任广东学政时,见到此碑后,也是触景生情,对出了下联:“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下联对的工整贴切,令人叫绝。据《清稗类钞》载,慈禧一次看戏后,说:“我有一个上联:‘半夏半年半’,谁能对出下联,我有赏。”一个年轻人跪拜道:“小人对‘三春三月三’。”慈禧大喜,立即赏银三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