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市镇 新产业 新服务
提效率 重服务 扬正气
新郑市长质量奖
即日起开始申报
预备役开展预任军官
换装及整训活动
努力走在郑州都市区建设前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市镇 新产业 新服务
——访新郑市薛店镇党委书记郭伟斌

本报记者 赵 地

7月27日,新郑市委召开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郑州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梳理今年以来的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再谋划、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建设“三大主体”工作,努力开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局面。会上,新郑市薛店镇、新建路街道、科工信委的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从本期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对部分乡镇(街道)、管委会、局委负责人的专访,敬请关注。

贯彻落实新郑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今年上半年,薛店镇紧紧围绕“三化”协调发展和产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克难攻坚,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本报记者在会后专访了薛店镇党委书记郭伟斌,详细了解今年以来该镇重点工作及下步工作打算。

记者:您好!薛店镇是新郑市的新市镇和“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今年上半年完成财政收入55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亿元,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突出了哪些重点工作?

郭伟斌:今年以来,薛店镇产业项目建设、新型社区建设及生态廊道建设顺利推进,镇“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雏形初步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在上半年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以新市镇推动大发展,以新产业形成大支撑,以新服务促进可持续。

具体来说,在新市镇建设方面,结合我镇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将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将完成中心镇区升级改造及四大新型社区215万平方米建设,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安置富士康员工6万人,今年年底镇区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在推进新型社区建设方面,目前,在建新型社区4个,已完成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入住600多户,新开建50万平方米,配套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同时,加快推进园林城镇建设。完成3条生态廊道13万平方米,道路绿化16公里,解放北路北延工程2.7公里,下半年还将启动22条63公里高效农田路网建设。

记者:我们在工作中如何以新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呢?

郭伟斌:我们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重点抓好雏鹰农牧、瑞泰科技、郑州国际石材城等上市公司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形成了上市公司带动、产业链联动、产业集群互动的发展态势。

建成项目实现了扩能增效。雏鹰农牧、瑞泰科技、白象食品等一批大项目产值稳步增长,财税贡献能力不断提升,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上半年,完成财政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长61.3%;目前在建的项目顺利推进。今年以来,郑州国际石材城完成投资1.25亿元,已进驻企业14家,雏鹰农牧完成投资1.37亿元,冷链仓储物流一期已完成,冷鲜肉加工、饲料加工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31.6%;我们的招商项目后势强劲。总投资10亿元的瑞泰二期、白象二期项目已申报为省重点项目,投资23亿元的好想你红枣产业园开始筹建,投资20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华润啤酒100万吨生产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国际汽贸城项目签订框架协议。上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9亿元,同比增长49.3%。以雏鹰农牧、好想你枣业、瑞泰科技、华润啤酒等上市公司为带动的新型工业、新型农业互动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在网格化管理方面,薛店镇的做法也颇有特色,请您谈谈。

郭伟斌:在网格化管理方面,我们的做法是:以新服务促进可持续。我们把“坚持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牛鼻子”,根据城乡发展的特点及新型社区的规划,设立了8个二级网格、66个三级网格,将机关干部、市下派工作队下沉到基层,网格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构建了“条块融合、上下联动、差异履职、服务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并完善建立了巡查排查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协调处理机制、奖惩考核机制和数字化信息传输平台,保证了网格化管理规范高效运行。

目前我镇的网格化管理正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运动管理向常态化管理、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传统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变,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各网格围绕“三非”、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基层组织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富士康员工安置、精品街改造等十项任务落实,共排查出各类问题551个,已处理到位526个,处理率达95.5%,剩余问题由网格长协同职能部门正在整改。同时,为富士康员工统计空出租房2100余间,可安置1万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和兄弟乡镇一道,共同撑起新郑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片蓝天,为全市“三化”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