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虚实之间
水姻缘
奈何唐代爱胖妞
华夏古农书
《中国天机》
喷香的锅巴
海兽葡萄纹铜镜
水是山的美娇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喷香的锅巴

耿 法

如今城市家庭中流行用电饭煲煮饭,避免了往昔用煤炉做饭易 易焦的种种弊端。只是电饭煲有好处也有其不足,譬如说用柴灶或煤炉烧出的米饭有香喷喷的锅巴,这一点电饭煲便不能企及。

小时候,我最爱吃母亲煮饭烘出的金黄色锅巴。母亲烘饭的技巧极高明又娴熟,煤饼炉的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从未焦 或夹生过。这种慢火烘烤出的饭特别香,锅底那层热腾腾的锅巴,色泽金黄,软硬适度,用锅铲轻轻一铲,便整片掀起,立即散发出一股扑鼻的香气,香味特别纯正,绝不是那种掺食用香精的糕点可比拟的。我们兄妹几个都争着要吃锅巴,母亲便分成几小块让大家都尝尝。佳味不在多,一小块锅巴即可品其滋味,叫人久久难忘。母亲说,要是在乡下用柴灶和大铁锅烧饭,那锅巴才更好呢。大铁锅支在炉灶上,灶膛里柴火燃得噼噼啪啪响,等锅里水收干后,火头慢慢小下去,灶膛里的余烬仍发出暗红色的光,这样焖出的大锅饭极香,金黄的锅巴更是可口的美味。怪不得人们常说菜要吃“小锅菜“,饭却要吃“大锅饭”呢。

母亲有时做咸肉菜饭便不用煤饼炉。她将大米先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将半肥半瘦、切成薄片的咸肉和青菜、胡萝卜丁拌进米里,放上适量的水,倒进平时炒菜的一口铁锅里。事先,她用一个破脸盆糊上一层黄泥巴,品字形支上三截砖,待黄泥巴晾干后就成了小小的柴火灶。燃料是平时收集的干树枝、刨花、晒干的豆荚等,全都废物利用起来,唯有一小堆碎木块要留到最后才用。开始火头要大,火舌一直舔到铁锅边沿,母亲一边用火钳将灶膛里的柴火轻轻拨开,一边说着“人要实,火要虚”的道理给我们听。一大堆杂七杂八的燃料用得差不多了,再将木块添进灶膛,火更旺了,待木块烧成红色的炭火,母亲便不再往灶膛里添加柴火。等炭火一点点暗下去,渐至熄灭,咸肉菜饭也焖熟了。母亲将锅盖揭开,香味顿时四处飘散,引得邻居们纷纷跑来问做什么好东西这么香啊?咸肉菜饭真香,最香的数热腾腾的锅巴,那种略带咸味的鲜香,是什么美食都比不上的。那时家里穷,隔些日子做一顿咸肉菜饭,算是改善生活打牙祭,所以记忆特别深刻。

时光筛淘,现在商店里袋装的零食小吃多得很,各种口味的锅巴也毫不稀奇。可是这种机器生产的锅巴小吃和母亲做的锅巴完全不能相比。不只是鲜香滋味的差别,当年小小的锅巴里,融进了多少母爱和亲情的温暖!母亲已过世多年了,可是想到锅巴,母亲的慈祥笑容便浮现在眼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