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袁帅 程国平)“郑州与成都、长沙、合肥相比,在发展理念、集聚发展、产业结构、人才科技、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这三个城市之所以发展快,最关键的原因是持续推进工业兴市、强市、富市战略,持续发展实体经济。”谈及此次考察的体会和感受,市工信委主任李书峰说。 学习借鉴三个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市正在制定的工业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市工信委在今年三至五年内,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快郑州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做强、做大、做优 加快七大重点行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按照“做强、做大、做优”原则,重点支持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战略支撑产业,新材料、生物及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优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和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3大传统优势产业。 集聚、集群、集约 明确工业主导产业,着力调整优化工业布局。按照“集聚、集群、集约”原则,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对全市工业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构建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主业突出、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招商、邀商、服务 加大工业项目投入,着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和重大项目招商邀商服务等工作,积极与北车、国机、海尔等大集团、大企业对接,搞好协调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强化问题协调,积极争取扶持,加快项目早投产。 五项保障、十项推进 强化五项保障措施,着力实施十项推进工程。即强化用地、资金、人才科技、规划、服务效能五项保障,实施千亿产业、扶优扶强、亿元项目、招大引强、集聚发展、创新引领、质量品牌、企业上市、两化融合、节能降耗等十项推进工程。 “如果能做好以上工作,到2016年,超百亿元企业数量达到30家左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入大中城市10强,力争进入全国省会城市3强、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强市。“李书峰对未来充满信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