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慈父苦寻爱女13年
全市整治超限超载
街头公厕少 “方便”不方便
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强化研修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泄私愤 烟头烧车
《武林风》再战新西兰
《解密康百万庄园》开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强化研修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抓牢教育发展生命线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推进“一校一品” 打造素质教育品牌

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察看中原区秦岭路小学

中原区绿都城小学建成投入使用

(上接第一版)

让每个孩子公平起跑

优化资源配置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针对“择校热”、“大班额”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全面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中原区创新机制,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撤消须水、岗刘两乡中心校,实行区里统一管理调配;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09年以来,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共投入2800万元对桐树王小学、须水中心小学、21中、回民中学等7所农村学校10栋教学楼进行拆除重建,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差距,扎实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工作,选派142名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对口支教,以“送课下乡”、“结对指导”等形式开展城乡校际教师交流,最大限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配强班子,积极实施农村学校“人才扶弱”战略,选派30余名思路清、有活力、干劲足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加快改革,采取集团式运作,以伊河路小学、伏牛路小学、互助路小学、建设路第二小学、郑上路小学、郑州73中学为试点,对两批22所学校开展“强校+新校”、“强校+弱校”、“强校+乡校”等模式探索及“教育联盟”、“强校托管”、“强校兼并”的试点运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实施倍增工程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关乎千家万户,为了有效破解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自2011年以来,中原区教育体育局根据郑州市统一部署,结合该区实际,通过优质学校扩建挖潜、优质学校跨区域发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资源整合四种倍增模式,全力推进互助路小学托管西岗小学、伏牛路小学与伏五小学联合办学等8个倍增项目。

此外,该区与郑州师范学院在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的基础上合作建设郑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中学,与郑州一中携手共建郑州一中教育集团三十六中校区,实行管理、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进一步创新体制,借力发展,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跨越。2012年,该区还将投资7500万元用于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的实施,确保完成1485个优质学位增量,进一步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强化研修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始终坚持以提高师德水平、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和教育家型校长队伍为主线,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2009年以来,该局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赴国外研修,到知名高校、发达地区学习,暑期集中培训、国培计划等形式,共组织400余批、10000多人次各级各类培训,仅2011年就组织近120批次、1800余人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占全区教师总数的58%。通过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教师“百家讲坛”主题活动、组织“强师能、铸师魂”暑期教师全员集中培训,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启动实施“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中原区名师工作室”、“中原区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着力建设学习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组织参加“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培训、全省农村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为农村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快车道;组织校(园)长、省市名师赴新加坡、厦门、上海等国内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深入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等8所特色名校实地观摩,并启动“中原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举办高级研修班,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家型校长队伍。截至目前,全区涌现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322人,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杰出教师87人,名师数量位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

抓牢教育发展生命线

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而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理念,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引领各校聚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原区区域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伊河路小学的“和谐课堂”、桐淮小区小学的“活力课堂”、伏牛路第二小学的“快乐课堂”、育红和航西小学的“情趣课堂”……这些课堂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与此同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区域教研、校际教研、校本教研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师的专业发展。三年来,全区各校共申报省、市级课题1289项,荣获省、市级教科研优秀成果及论文2045项;全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荣获全国、省、市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261项。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第十五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中共有1127人获奖,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名列榜首。在近三年全市中招考试中,各项指标连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教育质量连创新高,各类教育捷报频传。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推进“一校一品” 打造素质教育品牌

服务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充分满足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中原区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以德育主题活动为依托,大力推进“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学校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年来,校园活动精彩纷呈,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素质教育百花齐放:华山路小学的“阅读教育”、桐淮小区小学的“科技教育”、汝河新区小学的“礼仪教育”、伏牛路四小的“雷锋教育”、育才小学的“少年军校”、闫垌小学的书法、百花艺术小学的管乐、郑上路小学的足球、建设路二小的排球、伏牛路小学的篮球、育红小学的武术等一大批特色品牌学校彰显了“一校一品、特色立校”的中原素质教育风采,吸引了新加坡、浙江、上海、重庆等国内外教育团体前来参观考察。全国机器人灭火比赛冠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全国首届青少年科学影像科学DV一等奖、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二等奖等一些列荣誉接踵而至;2011年4月和11月,中原区成功承办了郑州市德育工作现场会和郑州市素质教育现场会,全面展示了区属各校德育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得到了与会领导、各县区同仁和辖区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辛勤付出得到了丰厚回报。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研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及教科知识普及先进单位、郑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单位等国家级奖项7个,省、市级奖项77个,区级奖项94个,并连续两年获得中原区年度综合工作金杯,连续三年在郑州市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工作中被评为郑州市优秀等次。

百舸争流千帆进,厚积薄发铸辉煌。目前,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先行区建设已经开启,中原教育人正以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精神,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提质量、拓内涵、促均衡、展特色,在中原区全面打造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伟大征途中,全力铸就中原教育新的辉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