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对话机制化解拦飞机困局
“死都不下基层”的矫情
节假日免费高速路有何“亏不起”
公车改革给点期待
给点耐心
法律不相信官员的
赌咒发誓
“中山舞弊案”重典
是遏制公考腐败利器
“海葵”洗礼了
城市的抗灾新理念
财产来源不明 称打麻将赢30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车改革给点期待
给点耐心

公车改革给点期待

给点耐心

国家层面的车改方案,终于呼之欲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官方网站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拟订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因为即将实施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已经以法规的形式对车改作出规定,也就对车改方案的出台形成了倒逼效应。

在各地车改模式层出不穷、一些地方多年车改未解决实质性问题、民众对货币化车改颇多争议的情势下,国家层面的车改,可能更带有“顶层设计”的性质,能够引领车改的正确方向。是以,公众对这一车改方案会给予更高期待,同时公众也需要一点耐心。

此前公众之所以对一些地方的货币化车改表示担忧,就在于这是新一轮的权力自肥,补贴收入畸高,同时公车可能照坐。显然,如果货币化车改变成了全体公务员畸高的职级梯度补贴,即使能让公车大量减少,车改也仍然难以实现公众眼里的公平。推行货币化补贴时,如何体现补贴的公平性、合理性,使各方满意,恐怕大有学问。

上述条例确定了车改的社会化方向,表明货币补贴不是唯一途径,因为社会化的实质,就是公车服务由社会承担,以公车租赁的方式为公务出行服务。车改的社会化价值取向,在于减少了现行公车的大量隐性耗费,以市场的方式提高效率。那么,其间的关键就是公车租赁必须充分市场化。如果一地都是一家垄断,恐怕公车租赁的价格同样畸高。

这些年,网络上晒出不少外国公车极少的案例。事实上,与此相匹配的是其公务员有相对较高的年薪,公务接待、公车用度等就必须变成个人开支。如果我们硬性要求所有地方都只保留两三辆公车归主要首脑用,其他公车一律取消,可能并不现实。

在这样的情势下,提高车改社会化的集约度,可能是一个更现实也更能取得共识的选择。这个集约度就表现在,各地都只保留极少数公车,其他人公务用车则完全按市场规律租赁,或者科学测算公务用车量对应的公款耗费,再以货币方式补贴个人。这样,就不仅能较大幅度降低公车支出,也能贴近公务用车实际,同时提高效率、减少各种隐性耗费,使货币化补贴既讲科学又讲公平。

吴 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