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项制度 提供有效保障 四项措施 提升师资水平 四项机制 提升教学水平 纵深纵广 优质教育更全面2+3+4 教育提升更给力 创新两个项目 推进三个品牌 深化四项机制
(上) 第一篇章:责任与使命
二七区“六名工程”推进年学校重点工作交流会
二七区艺术小学学生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
二七区校园吉尼斯多彩倍增联盟活动
二七区永安街小学和手拉手学校开展的多彩课堂
经开区实验小学东校区揭牌仪式
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合唱比赛
经开区实验小学亲子趣味活动会

鲁迅曾说:“教育根植于爱。”那么,爱的成分里面一定包含“责任”:是不由自主的关注,是每时每刻的用心,这种情怀化作一股强劲的正能量,被亘古不变的使命牵引着,在前进中迸发。而对于绿城,教育这张名片响亮、可敬,正源于这份爱的滋养。

2011年,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号角的吹起,郑州市几个区的教育局统领各项目学校,秉承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资源的理念,扬帆起航。金水区开启幸福教育之门,二七区“多彩倍增”铸成教育名区,惠济区强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全面提升惠济教育整体实力……对社会、对家长、对孩子们的“承诺”正在努力一步步兑现。

编者按

忽如一夜 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奋力拼搏

课堂展示活动

瑜伽操让学生柔韧性得到充分锻炼

倍增项目学校学生正在上课

市教育局督导室专家视察金水区倍增工作

奔跑在修建一新的校园

开启幸福教育之门

金水区

“总复习课如何实现高效有趣?”是经三路小学与凤凰台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近期讨论的话题。6月20日,两校教师相聚于经三路小学,借助实际课例进行课堂观察,分析教学活动的适切性、教师评价的激励性、学生参与的有效性等,在研讨交流中分享教学智慧,达到教学相长。本次复习研讨活动,借助倍增工程交流平台,加强了校际合作,实践了教学资源共享。相信,依托倍增工程,两校的校本教研之路会越走越宽。

在“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辖区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均衡”的核心动力支撑下,2011年金水区优质教育倍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丰产路小学扩能挖潜项目、文化路一小托管金桥学校项目、农科路小学托管柳林五小项目及南阳路二小和农业路小学联合办学项目都圆满完成,实现优质学位增量1306个,超额完成631个。

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辖区优质教育资源高位均衡,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今年全市推行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中,金水区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机制创新为首、质量提高为本、高位均衡为重、内涵提升为基”为原则,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打造“幸福教育”的优质金水名片。

多彩体制 资源倍增更优质

四项制度 提供有效保障

金水区四个倍增项目涉及的学校都是由区级领导进行分包,他们经常性地深入项目学校调研,实地研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区特别成立了以局长为指挥长,副局长为副指挥长的倍增工程指挥部,同时,建立倍增项目跟踪推进制度。制定进度表,落实责任人,建立指挥部项目组及项目学校的月汇报制度,及时通报情况,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区教育督导室还任命5位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校长、书记为专职督导,将倍增项目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内涵提升作为重点,从硬件建设、师资优化、教育管理等方面,全程专项督导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项目学校校长、书记的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四项措施 提升师资水平

金水区教体局在倍增项目学校提前设立倍增项目学校领导班子,全程参与学校筹建,既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又锻炼提升了学校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实行“优质学校领导兼任制”。优质学校校长兼任被托管、联合学校校长,被托管、联合学校校长任执行校长,拓宽校长教育培训渠道,推进专家型校长培养工程。二是成立“项目学校校长工作室”。通过成立杰出校长工作室,采取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多样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地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三是开办“高端引领干部研训班”。采取省外挂职学习锻炼、中小学校长进高校培训、海外轮训、远程教育培训和学习培训班等形式,加强项目学校干部培训,所储备的后备干部优先配用于项目学校。

2008年,该区率先在全省开展教师交流工作,至今已交流教师近2000人。通过学区内交流、跨学区交流和城乡交流三种途径,实现教师经验交流和共同进步,有效提升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缩小校际差距,使辖区教师队伍得到均衡发展。该区今年教师交流将达到100%。

在倍增工程中,该区出台激励名师、骨干教师的交流措施,鼓励他们到倍增工程项目学校任教,选派“三百工程”——“百名首席教师”、“百名学科带头人”、“百名教学新秀” 教师到倍增学校任职,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一些名师、骨干主动走上倍增项目学校的岗位,仅2011年就有21人到倍增项目学校任教,其中1人为省级骨干教师,5人为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另外,该区还有计划地面向全市、全省、全国公开招聘优秀中小学校长和名师、骨干教师,充实到薄弱学校,同时,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倍增项目学校。

四项机制 提升教学水平

2010年9月,该区学校教育国际化实验项目正式启动,目前5所开办国际班的学校均为倍增工程项目学校。构建立足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建设体系,利用国际化实验项目,加强项目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步管理,实施“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评价、校本教研、教育科研、师资培训、教学考核”的统一,推动以内涵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实质性联合。倍增项目学校之间坚持跨校相互观课、议课,并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项目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定期进行集中教研,项目学校之间共同申报研究课题,做到真正统一和共享。

该区还逐步建立金水区教师海外培训基地,计划三年内建立1~2个金水区优质教育教师海外培训基地,选拔3~5个项目学校和海外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逐步提高优质教育的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两个对接”培训方式提升倍增项目学校教学水平。首先与国内知名高校对接培训,其次与国外教育发达区域对接培训,培训中,该区对倍增项目学校人员选拔都实施了政策倾斜,使其师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纵深纵广 优质教育更全面

今年,金水区继续延伸实施优质倍增工程。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经验和成果,延伸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强校+新(弱)校”倍增模式,逐步通过优质倍增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目前该区区属中小学共50所,其中小学44所(含农村小学14所),初中6所(其中75中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共有4个,参与项目的学校共有8所(包括71中),占全区学校比例16%,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17.4%。2012年,参与倍增项目的学校共有24所(包括71中),占全区学校比例48%,待今年秋季招生后,优质资源覆盖率将达到56.1%。

同时,对未纳入倍增工程项目的全区中小学全面进行培优、提升,促进全区基础教育整体优质化。一是计划对郑州五十五中、郑州七十六中、南阳路第一小学、区实验小学、沙口路小学等区直中小学进行升级改造,并加大学校软实力提升力度,使其实现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二是通过“学区自助”、“对口帮扶”等方式优化学区内资源配置,对文化路第二小学、南阳路第三小学、纬四路小学、艺术小学等学校实施 “培优提升”工程,使其达到或超过优质学校标准。三是通过城区优质学校托管、组建中学倍增共同体等方式,逐步实现农村中小学现有学位向优质学位转变。

该区还利用倍增工程已有经验,重点扶持打造一批诸如郑州市中方园小学、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外国语小学、建业小哈佛等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民办优质中小学,作为公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

2+3+4 教育提升更给力

创新两个项目

2010年9月,金水区学校教育国际化实验项目正式启动。目前,5所实验项目学校均为倍增工程项目学校。该区将继续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构建“立足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建设体系,满足社会及家长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另外,该区积极配合参与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项目,借助此项目,对该区纳入促进计划的项目学校进行健康体检,推进全区学生全面发展与学业质量提高并重的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推进三个品牌

倍增工程启动至今,该区根据项目学校品牌课程规划方案,开始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与研究,以此带动优质资源质量提升。采取专家支持、典型引路、课题带动等措施,引领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逐步完善校本化课程体系,形成学校特有的品牌课程。同时,构建校本化德育课程体系,深入探索养成教育、社团活动、家庭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的课程化实施,提高德育实效性。除此之外,该区还不忘加强体育艺术品牌建设,抓好体育课堂和大课间活动两大平台,落实每天上午、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活动,提升大课间活动特色品牌。

深化四项机制

一是建立教育教学同步管理机制。项目学校要在“六统一”、“三共享”的基础上,制定并同步实施教学计划,有力促进各项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二是建立教学定期互评共研三项机制。建立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项目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定期集中教研,项目学校之间共同申报课题,项目学校之间相互观课、议课。三是建立教学调研视导长效机制。由区教育体育局聘请相关人员组成调研视导专家组,每学期对项目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开展教科研情况等进行调研和教学视导,帮助各项目学校及时发现教学及教科研中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和业务支持。四是建立“学区自助”对口帮扶机制。2008年该区率先实施学区化管理,目前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区域联动”管理模式。为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和优势管理,该区采用“学区自助”的方式,通过学区联席会确定本区急待培优提升的学校,学区内其他兄弟单位本着“对口帮扶、同步教学、联动管理”的原则,以强校带动弱校,集合学区各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共享,共同引领帮扶学区内相对薄弱学校,从而实现学区内各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化。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金水区教体局结合实际,从硬件设施、师资配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满足辖区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通过高效优质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延伸工程”、“学校培优提升工程”、“名优民校发展工程”,实现优质资源覆盖率逐年递增10%,到2015年,全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将达到100%。

“多彩倍增”铸成教育名区

二七区

2011年12月2日,《人民日报》文教周刊专题报道了二七区促进教育均衡方面的深刻探索。这篇题为《普通学校变身热点校》的专题报道利用鲜活可信的案例,从学校品牌输出对薄弱学校的新变化、管理理念输出带来农村学校的新鲜事、师资品牌的输出引领名师培养的新模式三个角度出发,展示了二七区在促进教育均衡方面的深入探索。该报道得到数十家报纸与诸多网络媒体的转载、热议,一时间,魅力二七“教育名区”的铭牌再次被揭开。

据了解,2011年二七区强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该区共新增优质教育资源30个班、1350个学位,使全区优质学位占到招生计划的近70%。

“一人双岗” 盘活“学区”教育资源

2009年8月,二七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一人双岗”机制,并于2011年9月将这一创新机制引入二七城区优质教育倍增工程。

实践证明,两个学年来,“一人双岗”不仅在倍增项目学校之间架起了桥梁,而且有力撬动和盘活“学区”教育资源,成效显著。二七区教体局局长刘子科在2011年9月3日举行的全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大会上表示,从2009年城乡之间“一人双岗”的2人到2010年的14人,再到今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城区倍增项目学校之间也全面实施“一人双岗”,短短两个学年,三个年度,二七区的“一人双岗”工作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由点对点,点对面,到网状交织的全覆盖,实现了“一人双岗”城乡联动的无缝对接,促进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的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一人双岗’工作是我区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名区’创建的需要,同时也是根据干部培养机制的需要所产生的一项举措。”刘子科介绍说。

除开拓性地实行一人双岗用人管理机制,该区还在城区推行“学区制”,即以3所至5所学校设立一个学区,在学校隶属关系不变、法人不变、编制独立的前提下,实行联合办学、互派师资、均分生源、平行编班、同步教学、共享资源和捆绑考核。完善“学区”管理体制,优化学区内部教育资源配置,取长补短,促进城区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深化“一人双岗 ”用人机制,在城乡之间和优质教育资源倍增项目学校之间全面推进。通过机制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确保城乡之间、校际之间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从而缓解乃至消除“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

据了解,二七区推行“多彩倍增”,其目标是要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优质学校更优,薄弱学校变优,最终实现“多元共生、和而不同、优质特色、高位均衡”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让二七每一位学子都能收获“多彩”学业、实现“多彩”发展、成就“多彩”人生,二七区正在打造现代化教育体育强区、名区的征途上不断探索、践行着,不断创新、展望着。

城乡孩子 翱翔同片教育蓝天

“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位受教育者做最好的自己。”刘子科说,这是二七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全体二七教育人的共同理想。

一年多以来,二七区教育倍增工程在“一人双岗”创新管理机制的引领下,在城乡学校和倍增项目学校之间试行“2+2+1”工作制,即在一周之内,一人双岗任职人员分别在两所学校工作2天,其余1天则互动于两所学校之间。由点到点对面,再到网状交织、无缝对接。

二七区教育倍增项目包括强校挖掘、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在内的8个区属项目,辖区之间的项目使整个学区的整体教育资源更趋均衡,得到倍增,城乡项目则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平等、多彩的教育平台。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来说,群众满意是衡量倍增成效指标的一个突发方面。2011年,郑州市招生任务圆满完成。倍增项目学校原来的薄弱初中学生报到率大幅提升;小学倍增项目学校招生爆满,几所学校的班额达79人之多。很多学生家长表示,自去年以来,确实感受到周围学校整体的变化。

政通路小学的前身是关帝庙小学,曾经是地处小李庄村的乡村学校。2008年二七区委、区政府投资2000万元重建关帝庙小学,才得以让一所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具有活力与现代气息的学校呈现在人们眼前。近日,记者在采访汝河路小学与政通路小学联合办学项目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政通路小学师资、管理等软实力方面的提高。“从前政通路小学的生源多为农民子弟,学校生源一度面临着匮乏危机,自小李庄逐步进行了城中村改造,加上去年9月份二七区将两所学校作为联合办学重点项目,情况有所改观。”两校联合办学项目“一人双岗”副校长郭淑红告诉记者:“汝河路小学选派骨干、拔尖教师到政通路小学任教,实行统一教育、教研、常规管理等六个统一,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教育师资等三个共享,这段时间以来,‘二三六三’联合办学机制的实施却使周围居民感受到政通路小学办学水平的提高,两所学校正互相取长补短,如同两只鸟儿比翼齐飞。”

又到新学年新一轮学生入学择校期,按照往年,该学区附近的学生都扎堆汝河路小学,可是,让郭淑红意想不到的是,附近有很多即将入学的学生家长都打电话点名要上政通路小学。这可喜的变化既缓解了汝河路小学生源暴涨的压力,又改善了政通路小学的招生情况。教育倍增、联合办学也使城乡孩子在同一片教育蓝天下比肩成长。

据了解,未来每年将有不低于5所新学校在二七土地上拔地而起,且通过“绿色通道”,每年将引进15名高、精、尖优秀教育人才优先用于倍增项目学校,倍增项目学校之间将继续以“多彩教育”为核心理念,构建多彩课堂文化为平台,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铸成尊敬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课堂文化,践行二七区“教育名区”的目标。

《河南教育》主编、省教育学会理事史道祥高度评价了二七教育自实施“六名工程”、建设“教育体育名区”以来所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对二七区以“一人双岗”用人机制促均衡的创新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剖析“一人双岗,多彩倍增”的问题:首先是正确看待当前的区域教育失衡问题,要关注敏感地域,掌控好边际效应,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其次是正确把握破解教育失衡的短板,利用“一人双岗”等创新型工作机制,促进区域内学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最后要探寻区域教育的转型提升之路就要明确教育的价值追求,转变培养方式,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核心在人,关键在教师。2012年二七区将重点推进10个优质教育资源倍增项目,新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30个班、1350个学位,实现“硬倍增”的同时,还专门安排200多万元经费用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除对全区教师进行大规模培训外,还重点培养名校长培养对象10名,分梯次培训名师及名师培养对象300名,力争通过大面积人员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素质和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软实力”的倍增,继续促进二七区教育的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悟真探索 着意耕耘

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河南省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19年的发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俨然已经成为占据郑州东南的绿色产业园。这里汇聚常住和从业人口15万人。在区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教育事业乘势快速提升。

回顾2011年,为认真落实郑州市政府和郑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作的相关要求,经开区结合实际情况,务实科学运作,倍增工作勤有所成。2011年,郑州一中托管经开区二中,品牌效应逐渐凸显。经开区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让一年级新生享受到均等教育机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知为行始初起步

“2011年,区内主要项目有郑州一中托管经开区二中、经开区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前期进行筹备,同时加强宣传,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理念传达到师资队伍中。今年,区内还有两个新建项目,分别是果园路小学,朝凤路小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教育科科长靳俊良对经开区情况进行了如此介绍。在落实倍增工程工作中,经开区从思想理念进行宣传入手,务实推行,正如靳俊良所言:“倍增工程的实施关键在于踏踏实实去做。”

郑州一中和经开区管委会于2011年共建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同时由郑州一中托管经开区第二中学。双方联合办学,相互协调,整体推进办学质量提升。该校由郑州一中校长朱丹兼任校长,一中选派两名干部分别担任执行校长和教务主任,同时,区教文体局选派一名副校长参加管理负责对内、对外协调,实现与郑州一中优质资源六共享。经开二中推行郑州一中“海阔天高,鱼跃鸟飞”的教育理想,学校内学生社团发展多样纷呈,如阅读社、书法社和星火社等。学习形成特色教学:“主题课堂”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讲座课程”开拓学生视野,“自主选课”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据了解,区内梁湖小学历经搬迁和重新安置,在2011年秋季被经开区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更名为实验小学东校区。学校各项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由实验小学校长任勇洋兼任东校区校长,原梁湖小学校长常学增任东校区执行校长,东校区日常工作按计划由本校统一安排,东校区执行落实。本校副校长张金文兼任东校区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赵万丽兼任东校区教务主任,实行“2+3”工作制,2天在分校区,3天在主校区主持教学管理工作。实验小学选派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共3名到东校区担任一年级课程。两校区大型活动集中举行,2011年9月2日合并召开开学典礼;9月6日,两校共同参加一年级新生家长学校开班典礼及家教专家讲座;2012年4月26日合并举行两校春季运动会。

此外,果园路小学新建项目已完成1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朝凤路小学西校区(新建)项目正在筹建。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春列子小学纳入培优提升工程项目,列子小学利用自身列子的故乡和学校国学教育积淀的优势,举办多次大型活动,以国学教育为契机,逐渐形成独有的德育教学特色。

精细管理显成果

本着“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发展”的教育发展战略,以倍增项目学校为基础,经开区成立了倍增工程教学管理指挥部。同时,经开区根据地域和学校特点,对学区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把区属小学划分为四个学区:朝凤路学区、 实验学区、二郎庙学区、 列子学区。

经开区实行学区化管理,学区长定期召开会议,探索强校与薄弱校结对(学区内强校与弱校结对)、强校托管(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或联合办学(朝凤路小学与外国语小学强强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对学区内教育教学实行统一管理。经开区落实六项制度:学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学区领导听评课制度,要求学区长沉下去、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学科互助和“学区结对子”制度,依靠名师、学科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帮扶交流活动;学科教学指导员和学区教学公开制度,学区内学科骨干教师做为学科教学指导员,对学区内同课教师进行指导;学科科研制度,每所学校、每个教师有科研课题,每月进行汇报;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学区内各校多媒体设备和硬件设施得到优化共享。

2011年,通过教体局精细管理的指导和学校间互助努力,经开区内两项重要倍增项目取得良好成效。郑州一中托管经开区二中,其先进文化理念为经开区注入了新活力,依托郑州一中的品牌效应,经开区二中的声誉日隆。经开区师资的发展和素质得到提高。实验小学东校区挂牌成立后,两校重要教学活动基本同步。通过活动教师间增强友谊、提高教学水平。周围居民逐渐改变原有观念,对实验小学东校区表示认可和赞许。

此外,经开区实施倍增教科研课题立项,区内教科研室承担郑州市重点课题研究,在2011年课题研究结硕果:全区参评郑州市教科研论文129篇,获奖117篇;全区上交教学成果25篇,获奖23篇;有12位教师撰写的论文在CN刊物、报纸上发表。

规划长远立于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开区在2011年的‘托管项目’取得实效的同时,2012年将一如既往推广干部调配、教师配备、活动集中、教师交流等成功做法,逐步形成具有经开区特色的‘托管’模式。”靳俊良表示。

经开区在2012年设立优质学位倍增目标。郑州一中托管经开区二中,将增加6个教学班300个优质中学学位。八十五中进行提升工程,增加12个教学班600个优质中学学位。外国语小学托管蒋冲小学、二郎庙小学托管民族小学、营岗小学托管曹古寺小学,三所被托管学校每学校各增加1个教学班45个优质小学学位共135个。列子小学进行提升工程,以期增加2个教学班90个优质小学学位。果园路小学新建后,将增加4个教学班180个优质小学学位。与此同时,经开区也确立办学水平提升目标。

据介绍,按照2012年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的指导,经开区制定了今年的主要任务:延伸实施优质倍增工程、实施全面培优提升工程、扶持名优民校发展工程。区内将“一新建两提升四托管”等七个倍增项目的强力推进,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延伸实施优质倍增工程将覆盖区内区属17所中小学共11所:经开区实验小学托管实验小学东校区(原梁湖小学)、经开区外国语小学托管蒋冲小学、郑州一中托管经开区第二中学、经开区二郎庙小学托管民族小学(原弓马庄小学)、经开区营岗小学托管曹古寺小学、经开区果园路小学新建、经开区朝凤路小学西校区新建。未纳入倍增工程项目的6所区属中小学将得到培优提升,对郑州八十五中、列子小学、司赵小学、耿庄小学、任楼小学、能庄小学6所学校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办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同时,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开区一批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度高的民办优质中小学将得到重点扶持,例如经开区鹤立幼儿园、格林阳光幼儿园等学校将在师资培训、资金奖励、资源共享等方面得到优待。

此外,2012年,区内将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培训、储备后备干部,并加强考核任用。针对师资培训,经开区实行教师培训提升行动:有计划选拔优秀教研骨干和学科名师参加教学专家培训;采取送课下校、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完善“名师工作室”建设;通过教育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形式增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同时,结合道德课堂理念和生本教育理念,经开区将以朝凤路小学和二郎庙小学为试点,积极开展道德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现今的教育事业呈现信息化教育趋势,经开区鼓励中青年教师利用“班班通”平台,强调各校强化班班通建设,努力打造“校园网—互联网”模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下转第八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