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面向未来 实现优质覆盖
做以人为本的精品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以人为本的精品教育
发掘倍增潜能 探索倍增模式发挥学区制优势 探索组团模式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学校挂牌仪式

郑东新区

“作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的核心聚集区,郑东新区管委会非常重视东区的教育工作,在‘十年建新区’的宏伟目标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打造开放、多样、优质的精品教育。”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局长田国安如是说。

在郑州市委、市政府和郑州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2011〕1号)精神,按照存量挖潜、借力发展、创新体制、提高质量的原则,郑东新区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自2010年底启动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以来,采取多项保障推进措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体倍增,超额完成倍增目标,显著提升学校硬件和软实力,有力促进了东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据了解,2011年度郑东新区计划倍增优质学位840个,实际完成1766个,占全区学生总数的8.4%,超出目标任务110%。其中,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项目,计划新增中学优质学位300个,实际增加500个;郑州师范学院与聚源路小学联合办学项目,计划新增小学优质学位180个,实际增加304个;聚源路小学托管通泰路小学项目,计划新增小学优质学位360个,实际增加424个;昆丽河小学实际招生378人;实验幼儿园160人。

健全组织机构 提供强力指导

“持续改善民生,是郑东新区‘以人为本’建设理念的体现。”田国安告诉记者,作为市委、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郑东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由管委会副主任苏西刚负总责,由教育文化体育局具体实施的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指挥部,加强对全区倍增工程的领导。在工程实施期间,管委会主任吴福民、副主任苏西刚等主要领导多次亲临项目学校,考察项目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在资金的拔付上予以优先安排。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东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据记者了解到,2011年,郑东新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六个项目共投入资金9336.4万元。其中昆丽河小学、实验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共投资7450万元。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项目投入1171万元,郑州师范学院与聚源路小学联合办学项目投入近106.4万元,聚源路小学托管通泰路小学项目投入609万元。以上三个项目郑州市财政拨付资金559.7万元,东区配套资金8776.7万元,东区配套资金远远超过市、区1:1的比例拨付要求。同时,还严格财务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保证了工程高质量如期完成。在工作机制上,田国安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顺利、高效推进,郑东新区教育局完善工作机制,并提供制度保障。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实施指挥部各项目组月汇报制度和项目学校月汇报制度,制定进度表,落实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各项目组工作职责,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根据工程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分工合作,形成合力。

发掘倍增潜能 探索倍增模式

为有效借助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能,郑东新区探索采取联合办学和强校托管两种倍增模式:郑州外国语中学和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联合办学,成立“郑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郑东校区”;与郑州师范学院联合办学,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和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成立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学校;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托管通泰路小学成立聚源路小学西校区,两校区由校本部校长统一管理,在西校区设执行校长,两个校区拥有共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针、教学模式和教学特色,并共享教学资源,实现了优质学位的快速增加。

“我们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和管理提供大力保障。”田国安说道,在具体做法上郑东新区教育局加强领导队伍培养,根据倍增项目学校需要,采取选派干部、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移植和培育。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借助郑州师范学院和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师资、管理等优势,开展教师培训和双语教学实验,实现借力发展;建立项目学校互派教师制度、统一培训制度、师徒结对制度,在“名教师培养工程”中重点跟踪、培养项目学校教师,提升项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三是统筹教师资源配置,将2011年暑期招聘的优秀人才优先用于倍增项目学校。四是完善优质学校派出教师考核奖惩办法,在科研经费、评优晋级、学习培训等方面予以照顾,提高派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五是做好托管学校强弱衔接,并实现了课程设置、课时划分、教学教研、教师成长有效衔接,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聚源路小学与西校区成立“聚西成长共同体”,定期举行“聚西成长沙龙”,实现了两校间的有效互动和良性循环。

发挥学区制优势 探索组团模式

据了解,2012年,郑东新区将在2011年倍增项目基础上,积极实施21个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和2个培优提升项目,共可实现新增学位3585个,其中中学1000个,小学2385个。倍增项目、培优提升项目及特色设备总预算数为2739.1144万元,其中市级配套13775572元,区级配套13615572元。

田国安局长告诉记者:“通过对过去一年的倍增工作总结经验,我们积极找寻规律,发挥优势,科学统筹,精细运作,坚持‘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四种倍增模式,继续深入推进并延伸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为此,专门成立郑东新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指挥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综合考虑各校所长及短板,深化新课程改革,成立郑东新区倍增工程培优提升学区组团项目部。充分发掘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校相对突出优势及特色教学,选派学科教学优势学校及特色教学突出学校的骨干力量,采取与弱势学校结为帮扶对子,由优势学校校长负责人员、资金的调配,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各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整个组团的推广、整合、涵盖,使每一个组团内都有几个相对突出的优势项目的全组团覆盖,并最终形成组团内的有序、良性的发展势头,各校都得到提升、发展。在时限上,延伸到2015年;在广度上,拓展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全覆盖。通过实施“优质倍增工程”、“培优提升工程”和“名优民校工程”等三大工程,最大限度地扩充郑东新区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实力。

事实证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是快速大面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好办法、好举措。郑东新区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经验和成果,发挥集团办学和扩大“强校+新(弱)校”组团试验。继续巩固2011年倍增三项目成果:郑州外国语学校托管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郑州师范学院与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学校联合办学、聚源路小学托管聚源路小学西校区。预计到2015年,郑东新区中小学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区中小学优质招生学位53230个,其中小学34830个、初中18400个。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郑东新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通过观念的改变、机制的创新,不断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郑东新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明显拓展,推动教育事业与东区建设发展繁荣齐头并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让社会认同、百姓满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