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
2
1
报头通
spring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
植入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名师效应 特色引领
(下) 第二篇章:成果与汗水
乐团音乐会演出现场 东关小学乐之声管
北教楼效果图
惠济区实验小学风雨操场
经开区实验小学校运动会
经开区实验小学生本课堂
倍增工程项目学校数学组质量分析会
集团领导到长郡中学教育集团考察学习
郑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图书室新购买的图书

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

特色引领 联合办学

在管城区教体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中,东关小学与腾飞路小学、回民第二小学进行联合办学,以“用特色引领,促联合办学,达资源倍增”的思路开展工作。

东关小学根据被联合学校的师资、生源情况及校领导班子的管理理念与办学方向,确立了先期将“经典诵读”和“青年教师培养”特色引入被联合学校,打好基础之后再陆续进行“教师团队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特色引领。2011年和腾飞路小学联合办学,新增优质教育学位180个;和回民二小联合办学,新增优质教育学位240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

“兔来了,狼来了,螃蟹爬上墙来了……”2011年9月22日,东关小学分别将《日有所诵》阅读教材送到腾飞路小学和回民第二小学,做到一年级师生人手一本。孩子们一拿到教材,激动地朗读起来。

据了解,《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系列丛书对于低年级效果非常好,不但为孩子童年给予了母语养分,而且还对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特别有帮助。

“原来诵读课是这样的,书也可以这样读。”腾飞路小学张老师在诵读展示课上感慨道。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东关小学联合腾飞路小学、回民二小一同从家长、教师、教材三个关口切入,通过召开家长会,鼓励家长为孩子挑选优质图书,督促孩子每天读书,并建议与孩子共读,同时邀请阅读名家到三个学校来引领经典诵读。

植入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记者了解到,“青年教师成长课”是东关小学本土研发的师资培养新模式,其具体要求是青年教师按教学进度每月准备一节课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展示,由同学科教师共听互评,促其提高。

“根据腾飞路小学地处城乡交界,面临着生源复杂、教师流动大、青年教师居多、骨干教师断层等问题。采取‘到腾飞路去,请腾飞路来’的形式交流学习。我们学校派去腾飞路小学教课的老师都享有交通补贴,同时尽量不给外出老师安排太满的课时。”东关小学校长冯利英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我们采取的措施之一即是由腾飞路小学精心选派一些有能力有潜力的苗子老师到我们学校来,每天上午跟着骨干教师进行听课、上课、辅导学生等教育教学环节的学习交流,真正意义上进行‘师徒结对’”。

而在腾飞路小学,选派过去的胡燕老师在执教六年级《比的意义》时,其干练的语言,与学生活泼的互动以及热烈的课堂气氛使腾飞路小学的老师在评课中激情高涨,争相评价,对送课老师高度赞扬。

同时,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也惠及回民二小,为了给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更营养丰富的土壤,东关小学不断加强与回民二小学科间的交流活动,并每周进行练习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的基本功训练。

名师效应 特色引领

“老师也需要成长,需要培训提高,这样有利于资源倍增。”在东关小学门口等接孩子的家长梁先生告诉记者。

据介绍,2011年9月,管城回族区曾评选出第三届名师和首届杰出教师若干名,在全区教师中引起轰动,提高了各学校对名师培养的力度。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东关小学分别开展了“身边名师谈成长”活动、“名师大课堂”等活动。

此外,每学年根据教学特色活动,组织两校教师参加全国知名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等,面对面与名家交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对于教师的未来发展,冯利英校长坦言:“希望青年教师做一名踏地而行的教师,做一名没有借口的教师,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做一名永不放弃的教师。”

采访中,冯利英校长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东关小学的学生是最幸运的,尤其是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们。东关小学为有特长潜质的学生提供更高更大的舞台,2012年2月8日,学校管乐团受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厅、奥地利奥中文化教育交流协会的盛情邀请,作为国内参加音乐会的三支队伍之一,在世界顶级音乐殿堂参加了“2012龙年金色大厅新春音乐会”的演出,荣获“杰出成就奖”。

尽管较强的艺术教育已经是东关小学的特色,但目前对于东关小学来说,音乐教师资源也不是十分饱和,如对于南关小学和回民二小来说更是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冯利英校长表示,艺术特色教育的引领也将会是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从而培养学生更多的兴趣爱好,真正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惠济区东风路小学

放大资源 辐射引领

在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中,东风路小学属扩建挖潜项目。为促进有效推进,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优资倍增方案,统筹安排,扎实推进,确保倍增工程顺利开展。

加大内部挖潜 倍增优质学位

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启动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于2011年5月开始进行北教学楼改扩建项目建设,总投资1080万元,建筑面积3805平方米,共5层40个教室。目前已基本完成改扩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将为2012年秋季新增两个教学班的优质学位。该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在2012年增加优质学位90个,但是由于今年辖区内入学学生空前紧张,最后决定今年新生招收5个教学班,增加优质学位65个,从而减轻辖区学生入学压力。

惠济区东风路小学校长崔永利介绍称:“随着辖区居民的增多今年新生招生压力增大,学校的教室变得空前紧张,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开学初将五楼多媒体教室和一楼会议室改做2个教室,增加优质学位90个。目前,所有功能室只剩下少先大队部,还同时兼会议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

强化教师培养 提升办学水平

该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依靠科学、尊重规律,向管理要质量,靠规范上水平,创造性地落实《东风路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能。以促进公平为重点,提高每个管理环节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关照度”,建立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合格率的教学管理机制。

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为优质教育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保证,成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中之重。同时发挥骨干教师、名师辐射带动作用。让骨干教师、名师通过开放课堂、学术讲座、上示范课等形式切实履行应尽职责和义务,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坚持以评价促发展,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综合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工作量、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所教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和优秀率等情况,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评价管理机制。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变“用人工作”为“工作育人”,让青年教师充满激情,让中年教师勇挑重担,让老年教师毫不懈怠,以成就教师来成就教育,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

加强德育工作 促学生全面发展

该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个性突出,高素质的人才。

开展“经典诵读、阅读积累”的特色教育活动,提倡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润色。学校将继续将这一特色活动引向深入,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品牌学校。

崔永利称,全面启动创建优质教育资源工程,在锐意创新,探索学校改革发展之路上,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崔永利表示:“发挥东风路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探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办学品质,力争在短的时间内共同提高教育办学的综合水平,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资源共享 共赢希望

“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质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切实改善辖区基础教育‘上学难、上好学更难’的现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惠济区实验小学校长杨志强在采访中说道。

据了解,按照区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方案,惠济区实验小学托管惠济区胖庄小学,实现胖庄小学2011年和2012年各45个学位的倍增。

结对指导交流

全面提升教师水平

据了解,为了确保两校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作稳步推进,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惠济区项目学校实行“五个一”管理模式。

在教师交流方面,根据胖庄小学教学实际的需要,惠济区实验小学校抽调语文、数学、外语、音乐4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胖庄小学任教。在班级管理交流方面,为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提高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的作用,惠济区实验小学选派优秀班主任和胖庄小学班主任结对,共同探讨班级常规管理,努力把班级管理提高到一个更规范、更合理、更健康、更有成效的境界。

在教师培训上,惠济区实验小学以提高两校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 ,夯实教师职业技能为基础,营造全体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只有改变广大教师的行走方式,才能真正促进一所学校的自觉发展,这也是我们托管胖庄小学的最终目的——提升胖庄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杨志强如是说。在成果展方面,对于交流教师,惠济区实验小学要求,每学期讲一次公开课或示范课,指导胖庄小学教师上1~2节公开课,在胖庄小学组织举办一次全校性的讲座,每学年带好一个徒弟。积极做好教学质量的带头人,在结束援教工作后,所有到胖庄小学工作的老师都要在本校的“草根论坛”上发表一次援教感言。

质量管理 科学规范

落实强化教学常规

“学校管理体制的科学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杨志强说,通过梳理两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发展的需要,共同修订学校的管理制度。其次,根据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以“让教研成为一种习惯”为目标,惠济区实验小学选派3名优秀骨干教师分别担任胖庄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做到问题生成、集中研讨、跟踪实验、转化成果、服务教学,切实解决好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的意识,加大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力度。通过上学期的托管,结合两校的实际情况,两校合作研究《提高学生阅读实效性的研究》、《以日有所诵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三项教育科研课题。两校还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跨校观课、议课活动。

除此之外,完善教学管理督导制度。两校成立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作教学领导小组,定期就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症结,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统筹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统一和实质性联合。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见到一位学生家长,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俺的孩子可真有福气,能够与名牌学校的学生一起听课、学习,我们作为家长的打心眼里高兴!两个学校开展的两个课题研究对我们的孩子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是一次重大的转变和提升。作为小学生的两门主科——语文和数学,孩子不再讨厌,而是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我们作为家长的不用再发愁孩子学习的事情了,衷心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西校区

受益倍增工程 展现教育特色

“我们聚源路小学西校区是郑州市资源倍增计划的受益者,一个名称的改变,让我们由一所村小转直接升格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区直属重点学校。”郑东新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项目学校聚源路小学西校区校长周自彦说道。

2011年6月22日,由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与通泰路小学联合办学的聚源路小学西校区举行了挂牌仪式,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计划在聚源路小学西校区正式实施。

在采访中,学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我们的操场从水泥操场变成了塑胶操场,再也不用担心在操场上跑步摔倒了,我以前最怕上体育课了,但现在它是我最期盼的。踩在舒适的阳光跑道上,漂亮的篮球场上我可以一展所长,尽情地发挥了。”

统一教学管理 引入特色课程

在教学常规课程设置和课时划分上,聚源路小学西校区教师工作量安排与聚源路小学本校统一。开学初两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共同研究制定学校的课程设置、课时划分、教师工作量。

学期初,西校区与本校一同采购国学书籍,配置专职教师,开设了国学课,并保障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国学使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来自聚源路小学这样的名校的教育资源。在督促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诵读经典中,我的家庭逐渐形成了和孩子同读书、同成长的浓浓的学习氛围。本学年,学校组织的家长开放日、国学展示等活动,使孩子们既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更在快乐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我们做家长的,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放心。”采访中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

此外,西校区与本校区同步开展各学科实践活动。学生是学校最灵动的细胞,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分年级分学科开展丰富的学科竞赛活动。

扎实道德课堂 促进教师成长

为了扎实道德课堂建设,开学初,西校区邀请聚源路小学本部教师武刘忠老师进行《课程纲要》培训,培训结束后教研组长带领大家认真学习,研读课标,初步撰写自己本期《课程纲要》。针对上交资料中发现的问题,由教务处引领,再次智慧碰撞,修改个人的稿子。期末根据自己本学期教学,再次修改自己的纲要,初步形成一份高质量的年级《课程纲要》。同时,西校区还开展一人一节课道德课堂诊断活动。借鉴聚源路小学本校校本研究初步形成的特色,“个人备课—组内研讨—上课听课—集体评课—个人反思—形成案例”的教研机制,2011年9~10月份每周一次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业务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在此次优质资源倍增工程中,来自聚源路小学本校区的得力干将加入到学校管理阶层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得以迅速提升。”聚源路西校区教师靳艳敏如是说。

创新特色教研 聚西成长共同体

聚源路小学西校区结合教师队伍情况年轻化、外来化的特点,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培养西校区教研骨干团队,借鉴聚源路小学本校教师成长活动——聚源论坛,在带领教师参观、学习活动后,号召动员组建“聚西成长共同体”。

为了深化“聚西成长共同体”,西校区还特设有直面课堂、好书共读、触动心灵、百味生活这四个栏目。直面课堂这一栏目的提出是根据聚源路西校区新近毕业生占较大比例的实际情况,力争汲取各地名师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新教法,提升理念,争取早日形成我校各科课程的教学特色。触动心灵这一栏目是针对学校城中村、外来务工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为及早形成家校齐心协力的教育效果,让在聚西学习的每个孩子快乐幸福地学习、生活,百味生活栏目的开展,就是更好地帮助老师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做懂生活、会生活的智慧型教师。

教师结合道德课堂开展教研活动,开展道德课堂诊断活动,根据市区教研室工作,举行各级各类展示课、观摩课、研讨课和优质课评比活动。英语老师陈淑彦、数学教师郭小利、赵华分别参加区级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除此之外,聚源路小学本校10位优秀骨干教师教师进行送课活动。为保证送课质量和活动的有效性,每位教师送四节课,每次送课前与西校区教师提前联系,沟通教研,把自己的经验和优势课前充分交流,课中充分展示,课后充分研讨。

经开区实验小学

点滴践行 润物无声

“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冰心”。

进入校园电子屏上这行红色的字幕映入眼帘,话语里盈满爱,这里是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2011年秋季,按照郑州市优质资源倍增工程的规划,经开区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梁湖小学更名为实验小学东校区。2011年秋季,经开区实验小学开始托管经开区梁湖小学,分校一年级扩招两个班,增加100个学位。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初现成果。

手相携迎来新气象

2011年7月6日,郑州市经开区实验小学东校区挂牌,实验小学东校区原名梁湖小学,这标志着经开区小学正式对梁湖小学进行托管。据了解,这是梁湖小学自经历搬迁、重新安置后,又一次重大变化。

在实验小学东校区挂牌后,实验小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校领导决定利用两校区距离较近的特点,实现学校功能室、运动场地、第二课堂培训场馆等资源共享,在教师统一组织协调下共同使用。在师资配备方面,实验小学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传帮带,优化教师队伍。

“东校区变化很大,现在硬件设施很齐备,音乐器材、美术用具、课堂上使用的图画模型,这些应有尽有,孩子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不少。”问及梁湖小学与以前的变化,女儿在实验小学东校区上一年级的李女士这样说。

情系学子行始于心

东校区一年级新生的教育被给予重点关注,实验小学向东校区选派3名优秀教师周智红、李兰兰、崔忆,并分别担任一年级的语、数、英课程。“最初到东校区有压力感,东校区许多教师的经验也相当丰富。”崔忆如此描述最初的情形。老师之间通过举行“一帮一”、“小组合作”等活动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班班通”的建成让孩子们乐学好学。李兰兰表示,新的工作环境意味着新的挑战。拥有十多年教学经验、在东校区担任一年级的语文课程兼班主任的周智红说:“东校区教师比较少,作为班主任,平时管理班级的时间更长。”她表示,东校区的生源质量与本校区并无不同,但东校区一部分学生家长是务工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无暇与孩子沟通,也很少主动去学校询问孩子情况。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通过校信通和家长会的形式,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家长渐渐开始关爱孩子成长与学习。

本校区主张学习与能力双提升,以兴趣带动学习,但东校区家长的教育理念比较狭隘。2011年9月6日,两校一年级新生家长受邀参加开班典礼及家教专家讲座。实验小学举办钢琴比赛,特意留出80张门票给东校区家人和同学,意外的是家人们都准时入席观看比赛。如今,东校区已经发展出一个50多人的竖笛演奏队。鼓励兴趣发展更益于促进学生学习,东校区的学生家长渐渐改变教育理念,支持孩子兴趣发展。

凝心聚力绘蓝图

“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给两个学校领导和教师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也加速了东校区的转型。”实验小区东校区副校长吴耀辉(原梁湖小学副校长)表示。据介绍,两个校区从最开始就明确目标,统一思想。为此,双方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时召开工作会议以及时统一思想。在托管伊始,双方进行干部调配,实验小学校长任勇洋兼任东校区校长,原梁湖小学校长常学增任东校区执行校长,东校区日常工作按计划由本校区统一安排,东校区执行落实。本校委派副校长张金文兼任东校区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赵万丽兼任东校区教务主任,实行“2+3”工作制,2天在分校区、3天在主校区主持教学管理工作。

“东校区现在实现精细化管理,权力进行下放,让每一位老师都有决定权。分工细致,专事由专人执行,管理人成为掌舵者。这改变了以前东校区机制单一、校长主任一手抓的管理方式。”吴耀辉介绍说。实验小学副校长张金文也表示,两个校区教学目标一致,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开展各种教研和各种活动。据了解,自托管以来,两校区领导的工作时间也相应加长,但看到成效显著,辛苦也甘之如饴。

2011年秋季,经开区实验小学开始托管经开区梁湖小学,分校一年级扩招两个班,增加100个学位。一个学校从弱到强,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不懈的努力。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倍增、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这是一个成功的起点。

航空港区实验小学

引领教师成长 让孩子上好学

航空港区区属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共两个,实验小学与第一小学联合办学项目和实验小学托管第十五小学项目。对于航空港区区属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的实施,航空港区实验小学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校长赵改芳介绍称,优质教育倍增工程,重点在学位的倍增,而难点是在质量的提升。实验小学在推进空港区区属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承担了为第一小学和第十五小学的干部配备、师资配备、教师引领、课题开发、教学教研指导等多项工作。

强师资 同进步

其中,为强化一小和十五小的师资力量,实验小学派一名业务副校长到两所学校指导业务,并与两所学校的领导一起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将学校两名数学骨干教师——耿新峰、王科伟派往一小和十五小支教,参与并引领学校的教学教研。

为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实验小学和第一小学、第十五小学在坚持“六统一、三共享”的原则实施教学的基础上,还不断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广大师生做好精神引领。

从第一小学到实验小学交换教学的张丽老师和付士娟老师都表示,教育教学水平已有显著提高,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张丽说:“切身感受到倍增工程为学校和本人带来学习机会和条件,倍感珍惜!”

作为优质资源学校,实验小学在教学教研的引领和指导上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有效助推了该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推进。上学期,实验小学派十余名各学科骨干教师到一小和十五小送课,讲课结束后,实验小学教师和一小、十五小教师集体教研评课,达到了共同教研、共同进步的目的。第十五小学申新沛老师,在听了实验小学闫红霞老师的示范课后,对闫老师说:“闫老师,听了你的课,我不敢给这班学生上课了,你讲得太好了。我都担心学生不听我的课了。”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申老师的第二节就令大家眼前一亮,课堂质量有了提升,同学们听课状况非常好。为了帮助申老师的成长进步,闫红霞老师和申老师约定,一有空就走进她的课堂,和她一起,共同教育好学生。

重质量 促成效

另外,今年3月,实验小学又联合一小和十五小举行了以“构建生本课堂 激发学习自觉”为主题的观摩交流活动,旨在引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关注学生课堂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三所学校教师今后的课堂方向和课堂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强力托管和有效联合,第一小学和第十五小学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两校的教学软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2011年暑期学业测试中,两所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广大学生家长一致认可,社会反响良好。

该校贾会杰老师告诉记者,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实施以来,学校接受了企业捐赠的体育器材,更加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合唱团的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学校为我们新买了一架钢琴。”

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实施,第一小学和十五小学的家长们有着溢于言表的兴奋。家住港区的周女士说起倍增工程笑着说:“孩子因为没上实验,很不高兴,但随着学校的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成绩也越来越好了,孩子没有负担了,我们也轻松了。”

校长赵改芳表示:“下阶段,我校在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方面对两所学校进行影响和指导,进一步引领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整体提高办学质量。把我校引领教师成长方面的经验带给两所学校,让一小和十五小的老师参与到我校‘星河读书俱乐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惠济区实验小学

高新区郑州中学

传递教育文化 引领素质教育

2011年2月,郑州中学托管郑州市五十八中学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郑州中学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通过硬件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不仅使五十八中享受到更为优越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从“被动变主动”的先进教学理念,其“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五十八中。正如五十八中校长郭宏立所言:“郑州中学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态度、教育文化。”

理念转变

从被动教到主动学

两校在历史背景、校园文化、生源状况、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与差异,然而,一年多以来,在郑州中学的帮助引领下,五十八中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质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同时教学管理也在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形成了活泼、阳光、有序的校风校纪。

郑州中学校长高正起认为,以往的应试教育只看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很少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十多年的育人经验使高正起一直在思索一个关于教育的核心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每个学生本身都拥有无限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开发。

“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从以老师教为主体到以学生学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从告知、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转为学生的自主、主动、创新学习,使学生在体悟过程、方法的过程中经历、感知、探究,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这恐怕是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核心问题。”

这是高校长对教育核心之见解,更是郑州中学教育理念精神之所在。而随着教育倍增工程和郑州中学托管五十八中项目的开展,这种精神正在薪火相传,一个拥有全新教育理念的五十八中正在向我们走来。

2011年,作为河南省课题实验基地,郑州中学开始了关于“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将教学理念的转变提上课题研究的高度。这一课题的核心在于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恰当的评价三者共同聚焦于学习目标之上,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最大化。课题研究过程中,作为发起者的郑州中学引领五十八中全程参与,不仅使该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更使全校师生对于教学理念的转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文化引领

素质教育升学教育完美融合

“今天的基础教育,精于知识的记忆与再现,精于数理的推算,精于考试的研究与对策,却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高正起说:“人文的缺失、精神的荒芜成了当今基础教育的通病。”

将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完美融合是郑州中学追求的教育理想,也是他们在一直在探索与践行的学校文化。阳光大课间活动就是基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的。 “每周选一个项目,像羽毛球、棋类、毽子、跳绳等都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周一至周四是自由活动时间,到了周五,就要进行分组比赛评奖了。”听闻这一特色做法传递五十八中,老师和学生们都兴奋极了,一位五十八中的老师说:“现在,五十八中的大课间活动完全吸取了郑州中学的精髓,且活动种类比之更加丰富,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样每人每天参与的全员活动必将增强每位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较强的集体责任感。”

郑州市教育倍增工程使五十八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与郑州中学先进教学理念的影响力以及特色教育文化的辐射力密不可分。除之,在硬件投入方面,学校完成了校园大门改造和围墙改造工程,新建了一家计算机网络教室、阅览室和实验室,购置了新的图书和实验仪器设备。在师资培训上,2011年5月,郑州中学邀请了国内知名特级教师,对五十八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培训,邀请昌乐二中的专家对其进行了高效课堂培训。

除托管五十八中以外,郑州中学还对郑州中学实验学校进行托管,对两所学校累计投资778万元,配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共19人,实现了教学安排、教学评价、质量分析、校本教研、教学科研、质量考核的“六统一”和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科研成果的“三共享”,新增优质学位1200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