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4
17
连 载
lh27119
lh27171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我在大学里系统学习过外交礼仪,因工作关系,也在多种场合接触过世界各国的首脑,小至餐桌,大至官邸,小至语气助词的使用,大至全球直播场合的分寸,个中尺度拿捏我其实心中有数,属于“有经验的老同志”。因此这场提问不过是履行一个记者的职责,很多人想象的“外交礼仪”和实际情况是存在出入的。

和克林顿一样,奥巴马几乎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性甚至是进攻性的问题,这是美国总统的家常便饭。他们经常需要在有人抗议、示威的情况下演讲,还要做好被扔鞋的准备。

那天的真实情况是,当我和总统一来一往对话时,众韩国记者坐在底下偷偷窃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而且总算有人替他们解了围。我后来问了韩国朋友,这件事有没有被韩国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他说只是一些很客观的报道,没人觉得不妥,但也没人特意表扬你,大概怕说多了反伤自己的面子。

我还用google在英文语境中搜索了一下,大概只有两三条关于此事的评论,在浩瀚的信息世界里,这点反响显然微不足道。一个美国记者跟我说:“成钢,这事儿在美国算不上新闻,但是在中国成了新闻,对我们来说倒是挺新鲜的。”

1998年,我还是个大三学生,第一次到伦敦参加国际演讲比赛。和外国选手相比,我的思维和语言都存在很大差距。我在决赛中总分名列第四,这是个尴尬的名次。金牌就是金牌,银牌约等于铜牌,铜牌约等于没牌,何况老四?

十一年后,当我再次来到这个城市,周遭环境几乎看不出变化——这是发达国家的特点,我的任务也同样是来参与一场国际化的竞争,只是身份变得不同。那一次与奥巴马的对话,使西方同行对中国媒体有了新的认识和判断,这也是一种软实力的锻炼,是媒体外交的尝试。

又过了一年,在首尔,还是面对奥巴马,我们的对话又成为不小的话题。议论背后,是信息的不对称。其实,提问美国总统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国际高级别新闻发布会,往往是欧美强势媒体的天下和主场。中国媒体对话国际政要,特别是奥巴马总统这个级别,在目前来看,频次比较低,所以一旦发生,大家会觉得很有意思。

令人欣慰的是,在2011年的G20戛纳峰会上,我看到很多年轻的中国“80后”媒体人,争先恐后地举手,用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提问。目睹此情此景,不禁遥想自己当年,在西方媒体的主场上,不得不单枪匹马杀出重围。现在有了这些弟弟妹妹向前冲,我倍感轻松。毛泽东有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刻我便巴不得是诗中那个“她”,谁不想怡然自得笑看云卷云舒呢。亚洲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影响力,会因新一代优秀的媒体人的努力而继续提升。

老布什和小布什:最耐人寻味的父子

2009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我第二次见到小布什,一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耐人寻味的美国总统。

他其实很平民,喜欢Informal,“非正式”。他的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亲切、可爱、简单、真诚。这种亲切比克林顿们显得更加真实,不像典型的西方政治家为了拉选票而刻意表现出来的“亲民”。他的西装皱皱巴巴,毫不讲究。走进酒店,就嘻嘻哈哈地向服务员招手逗乐子。遇到主动向他打招呼的中国人,也会兴致勃勃地聊上几句。论坛期间,他没有安排公共演讲,基本上足不出户。保镖规模十分可观,共有12个。这是美国的国家规定:凡在位期间发起过战争的总统,卸任后都要多雇几个保镖。

数数看,照片中的小布什有几位保镖?

有人说他是农民,因为他在德克萨斯买下一片广阔的农场,并且十分热衷于耕作打理。其实他很贵族,含着金钥匙出生。身为总统之子,生活养尊处优,耶鲁本科,哈佛MBA……也正因如此,他对一切繁文缛节都不感冒。我向他讨教的任何严肃问题,他都用主谓不全的口语来回答,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敷衍,更没有西方精英们那种标志性的优越感。

在白宫,他穿着一双黑色CROCS——那种北京满大街都是的戳着很多圆孔的塑料大头鞋——招摇过市。从戴着白帽子的警卫身边经过,还恶作剧地摸摸人家,捅上两下,有意让人家难堪。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会相信这就是美国总统?

他的不简单在于,尽管出身“贵族”,连任两届总统,却深得草根阶层的好感,甚至被人说成“Red Neck”。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克林顿等出身贫寒,公众形象却更接近主流精英,得到的支持也更多地来自知识阶层。做一个普通大众的平民总统,是小布什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任期间,他备受各方指责诟病,但是和他朝夕相处的人都对他非常忠诚,折服于他的个人魅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