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新郑·影像 上一版3
新型城镇化 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型城镇化 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
社区文化体育设施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太阳能路灯、红墙蓝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融入每一个新型社区。
社区卫生服务室让农民享受到优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社区便民超市商品价格比市场便宜,还安置了社区群众就业。
新型城镇化引领农民创造新生活。
家住常刘中心社区的常振英和儿子一起在社区附近的工厂上班,从农民变成了工人。
新型社区建设如火如荼。
新型城镇化让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刘栓阳 高凯 沈磊 文/图

新型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战略基点,也是新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重大举措。新郑市通过建设新型社区,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

整齐划一的新型楼房,开阔整洁的文化广场,环保节能的太阳能路灯,门庭若市的社区超市……在新郑,无论是薛店镇常刘中心社区,还是辛店镇阳光花园新型农村社区,都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种乡村都市的韵律。而这些,只是新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新郑市坚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力争3年内全市52个社区全面启动,50%以上的农民搬入新居。按照“社区乡镇建、手续部门办”的要求,切实为社区建设搞好服务,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在抓好群众安置房建设的同时,按照“六通八有”(通路、水、电、气、有线电视、宽带,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连锁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养老院、特色农民创业园)的标准,切实做好新型社区配套建设,使社区群众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与生活环境。

在当前正在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新郑市因地制宜,把产业支撑、工业发展与社区建设衔接起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保障,使得“上楼”后的农民不但住得高了,收入也高了,腰包也鼓了。新郑市通过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城市与新型农村社区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体系,把新郑建设成为一个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让城乡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