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虚实之间
无病到天年
候鸟的天空
《清粥草头咂咂鱼》
梧 桐 情
等待开花
诗三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梧 桐 情

柴清玉

我所居住的郑州被称为绿城,主要得益于那遮天蔽日的梧桐树。每到夏季,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为路人遮挡阳光的酷热,到了严冬叶子凋零,行人又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的温煦。郑州市民对梧桐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人们习惯把梧桐称作“法国梧桐”,使不少人误以为梧桐来自法国。后来,我有机会到了法国,看到那满街的梧桐树,似乎找到了熟悉的身影。但陪同的外国朋友却告诉我,这是来自东方的“中国梧桐”。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这个品种的梧桐原来生长在我国云南省的山林,因为移栽在上海的法租界被人们所认识,被误称为“法国梧桐”。后来梧桐被带到法国栽种,才有了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那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法国人却把它称作“中国梧桐”。谬误流传了近百年终于得到纠正,可惜的是不少国人仍习惯称它“法国梧桐”。

我对梧桐感情真挚,是因为它伴随着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我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发展。

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来郑州后,在街道两旁广植梧桐。我从有记忆开始,梧桐树就始终没有离开过视野。街道两旁的梧桐,日渐高大,它让枝叶像琴翼一样伸展开来等候着风的手指,即兴弹奏城市的乐章;它那一圈圈扩展开来的年轮,忠实记录着郑州发展的历程。它花开春季,但那花只不过是刚刚萌发的不起眼的黄绿色幼芽,一俟其吐絮,便优雅不在,那飞絮会扑迷人的眼睛,钻进人的脖颈,让人瘙痒难耐。于是有人忘记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树也没有完树的道理,开始埋怨它、痛恨它,甚至要砍除它。好在更多的人头脑是清醒的,对法桐的功大于过是认同的,他们奋起保护,使它有惊无险,度过了一段困难时期。

在城市的树木里,梧桐树质朴得像平民百姓。那皮色,那枝杈,那叶子,分明带着它祖居地山林的味道,散发着幽深馨香的泥土气息。它那挺拔的身躯,巍峨的树冠,给人以典雅孤傲的男子汉风度。它叶萌叶落,忠于职守,为行人提供一片荫凉,为城市罩上一片葱绿。

有多少个夏季,我背着书包沿着梧桐遮荫的小街上学、回家;有多少个炎热的午后,我在梧桐浓荫下的那间陋宅写作业,虽然没有空调、风扇,却不会汗湿作业本;有多少个夜晚,我与小伙伴们在梧桐树下游玩戏耍;又有多少突然而来的雨天,我在严严实实的梧桐枝叶保护下跑回学校或者跑回家,却不会有淋湿衣服之苦……梧桐树每一天都静静地观察着社会的变化,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我们家住的院子里,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每到夏季的雨夜,那疏密相间的雨点,就像素手调弦,而那阔硕的梧桐叶则像是古筝、扬琴、琵琶……奏出一首首天籁之音。

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开始枯黄,但是它十分顽强,一直要到初冬,才开始一片一片地离枝而去,显得是那般的依依不舍——每一片叶子都记录着人间的寒暑冷暖,记录着潇潇落木的生命故事。它把春的经历、夏的传说,写在落叶的记忆里,告诉人们风中的成长、雨中的茁壮,繁茂的潇洒和落寞的伤怀。梧桐树干上每年都要脱去的一层皮,既是告诉人们它的成长,也体现出一种阅尽岁月沧桑的厚重。

当人们增添衣服迎接寒冬时,梧桐树也褪尽铅华,独对长天。然而,和煦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梧桐树枝条洒落在我身上的时候,漫步树下,心里似乎也浸满了阳光、充满了温暖。走在由梧桐树陪伴的秋天的街道,我总会生发感慨:每个人,哪怕到了生命的秋天,也绝不能悲观忧虑,理当像梧桐那样自信挺拔,因为在这时候,你最能体味人生的沧桑和生命的静美,从而以坦然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路途上的风雪雨霜;最能找到心灵诗意般的栖息地,怀着超然的眼光观照人生旅途中无处不在的美丽风景。

郑州人对梧桐的挚爱,使郑州的梧桐躲过了某些人对它的误解偏见、厌恶和打压,荣获了“郑州市树”的荣誉,年近花甲而依然繁茂。这些年来,郑州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也有繁弦急管,也有莺歌燕舞,也有灯红酒绿,还有醉生梦死,但任凭什么样的诱惑,梧桐树都超然相对,忠于职守,毫不动摇。梧桐如时间老人,见证着郑州的历史,成为郑州人生活中不可分离的部分。

我总认为,人与自然和谐不能只喊在嘴上,而最重要的是人善待自然,包括善待树木。城市里那一排排亭亭的行道树,是大自然写给都市人的信,是葱郁树林留给城市的关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