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肥红瘦》
雷大妈的威望
卡夫卡的劝告
虚实之间
无病到天年
黄山松云
不过是一场经历
怀才与怀孕
明月别枝惊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过是一场经历

高 杨

2011年6月7日一过,网上出现一个新词汇:高考后遗症。大意是说,高考考生经过高考后,要么放纵自己,大开玩戒,要么焦虑难熬,进而轻生。甚至有些家长也得上这种富贵病,患得患失,度日如年。2011年6月10日,湖南一考生,因为对自己考试成绩没有信心,跳楼身亡。唉,好端端一个年轻灿烂的生命,为了一场考试结束,着实令人痛心和惋惜。

对于一个生于七零后的人来讲,我实在觉得,以如今高达70%多的升学率,考生还会得高考后遗症,实在是太脆弱了。1995年,我踏入高考考场时,深知17%到20%的残酷入学率,使得今天走入考场的80%的兄弟姐妹面临着分流。于是,恶向胆边生,恨不得坐在身边的对手,突然晕倒,或者拉稀。

然而,在那场考试中,每个人都是考而不死的神。在那酷热难当的日子里,有人一边吃药,一边考试。有人架着双拐,像战后英雄一般,奔赴考场,还有人一边全身发抖一边答题,就是没有一个中途退场。

十年寒窗,苦读诗书。把自己的青春和最快乐的岁月,全部奉献给了一间又阴冷、又潮湿、狭窄得无以过双人、憋闷到不能深呼吸的百人大教室。很多人走出教室,一张张惨白的面孔上,看不出十八九岁的朝气。甚至对全世界都紧闭了窗,只认得那几本教科书,成了活在地球的外星人。

那三年,甚至是四年、五年、六年……人不人,鬼不鬼。终于,在考完估分的时候,冷静下来。是的,结束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接不到录取通知书,要如何活下去。不认输的要复读,认了命的打算自考还有早就做好两手准备的,直接进入成人高考的行列。还有更多的人,要工作了,走上社会,自食其力。现在想起来,高考后第三天,老师召集全班同学,开了最后一次班会,让每个人宣泄一下苦楚。却有个身材五短的兄弟悲壮地说:纵有千般苦,不与他人说。整个班的脆弱灵魂都在哭泣,连老师也转过身,面对着黑板。

一月前,与某出版社责编约见。匆匆钻进出租车里,开车的司机突然大叫着我的名字,呀,竟是那位五短兄。老同学见面,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赶紧泊车,抓紧时间怀旧,我急着要请他吃西餐,他却说:“还是我请你,咱去吃羊肉泡馍吧,实在!”我笑了,跟着他走进一家泡馍馆,那老板认识他,普通的泡馍却给了双份肉。老同学,一边吃一边抿一口二锅头,饭罢满意地抹一把油嘴。付账的时候,我俩抢起来,他笑着说:“别看你是个大作家,我可是个车老板,我现在有三辆车同时跑,伙计,我一个月挣的,你得写一年。”我笑着由他,在他越加发福的脸上,我看到幸福、快乐和满足。

酷爱古诗词的他,上高中的时候,文章写得令校长都震惊,现而今却踏踏实实地开上了出租车。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他幼年丧父,寡母孤儿,必须挑起生活的大梁。问起他高考后为啥再也不与大家联系,他呵呵一笑:“我在上另一所大学,这个大学升学率更低,压力更大。”说起那句“纵有千般苦,不与他人说”,他不好意思了,“唉,那都是小时候的傻话。不过,这些年,我也感受到了,人生就是这样,你怕苦,就会一直苦,你不怕,啥都不是苦。”

如此,干脆借这句老同学的话,送给所有将考或者考后的学子。考上考不上,也只是一场考试,它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而人生的方向盘,自始至终都在你手上,若不小心,没按着自己最初的愿望走,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已定制了更美丽的风景,并且是货到付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