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伏山
水果也分“男女”
《搬迁》
诗三首
珍爱麦子
lh2895
lh2888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李逸说,此病当是相思之病,当前已无药可医,但与其让孩子生受折磨,不如早点让她离去。家人点头。实际上病的是女儿,痛的是家人,但是死也如此艰难,该当如何。李逸说,姑娘之病,只在一个人身上,当务之急,是找到这个人,然后怎样,只有听天由命了。

知道了病因,当妈的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女儿床头,细细地柔柔地问:是不是记挂一个人?女儿颔首。那人是谁,女儿指指屋外。李逸?女儿摇了头又颔首。叫了李逸过来,老人已知其故,“是不是李义山?”何花大恸,泪如泉涌。

商隐听得呆了。骤然忆起5年之前,自己边走边想,木然中差点走进水中,听少女说:呆子,快掉河里啦!清音妙语有如近在耳畔。美丽的少女,痴情的少女,我李商隐何德何能,竟使你痴情至此!

当下商隐就要急赴何庄,他顾不得了,不管正月初三是人节还是鬼节,重要的是他要早一刻见到何花。他几乎是奔跑着冲进了何花的房门,把后边急急追来的叔父和母亲远远抛开。

那个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的女子哪里去了?如月的面庞如今塌陷下去,只剩下一张皮贴在头骨上,秀发脱去大半,一些头皮已经皱了出来,老旧的棉被下,包裹着一具如柴的薄肉骨身。商隐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一面之缘,竟然引发了5年默默的苦苦的爱恋,少女把青春和生命托付给了一个远在天边、近在心上的男子。

何花骤见商隐,疲困的双目一亮,几如射出两道焰火,突然要挣扎着坐起来,倒是商隐一步跨去,蹲坐床前,一迭声喊:何花!何花!何花……

女儿枯瘦如柴的手终于抓到了商隐的手指,紧紧地攥起来,用力,再用力,似要把这手指,这手指连着的人一点点拉进自己的身体里去,商隐感到了一种强大的、柔韧的、不甘心的力,一颗心都被她揪得要脱出胸膛了。

众人再看何花,已经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一丝细气,三缕香魂,静静逝去。一脸明笑,一如早霞般灿烂。

至死都没有松开商隐的手指。

情窦已开的青年,被这惊天地泣鬼神的挚爱震恸了,他要说,但无话可说,他要哭,但发不出声。就在这样的状态中,商隐诗人的电流突然接通了,情感的潮流在拼命奔突,使他几近惊厥。在这样的乱世,在长安皇宫内外,洛阳官家上下,父子相残,兄弟厮杀,夫妻反目,朋友叛变这些背情逆伦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而在荥阳乡下,还有这等以命相许的痴情!

商隐越想越悔,一时悲从中来,哽咽不已。只是斯人已去,阴阳相隔,悔也不及。而一家老小,还要生存,个人事业,还要发展。在叔父和母亲的劝说下,商隐向何家二老辞行,当庭长跪,自认义子,拜托清明中元,替我为何花坟头培土,燃烧纸钱。

何花伴随了商隐一生。

16岁的李商隐以《圣论》和《才论》名扬洛阳,引起了洛阳留守令狐楚的注意。他辗转派人从永丰坊寒酸的小屋中请来商隐,本想面试一番,以试深浅,看其盛名之下,到底有几颗粮食。谁知仅一见面,令狐大人就坚定了主意,一见中意,就是他了。当即安排商隐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读书。人和人之间,有许多说不清的情愫,其实本来是应该很好的两个人,没有什么原因就是不对眼,要么是一方对另一方不对眼,要么是双方都不对眼。其实分析各自的特征,也没有排斥对方的理由,但就是搁合不好,即使上级派在一起,也面和心异。而另一面,有些本来素不搭界,甚或是声名、地位、相貌、年龄相距甚远,根本不可能相处之人,居然不须任何手续,只一句话,一见面,便会终生看好,再也不变。令狐楚之于李商隐,就是这样。

令狐楚的地位,自是不可小觑,令狐楚的文章,当也名满天下。李商隐17岁,人生际遇,多在奋发之中。入豪门伴读,基本上是专业学习,如同时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考上硕士,而且是脱产学习。读书习作之余,还有生活补助,当然令洛阳士子羡慕不已。中原生活的底蕴,江南成长的记忆,家庭变故的激励,洛阳城里的声名,使他在令狐府中受到尊重。特别是主人的看重。合府上下,都靠令狐楚一人吃饭,令狐大人的好恶,便是全体人员的风向。被尊为座上宾的青年李商隐,尽管骨子里有着匡扶天地之大志,却仍掩起衣襟,夹了尾巴。不是他不敢张扬,刻意低调,是他艰苦困顿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他的生存方式。将相高官高看他,美好淑女青睐他。但他们气势如虹的高贵使他不敢接近,她们漂亮的衣饰和姣好的面容使他不敢仰视。他不知道自己的才华已经使这些女子油然生长了许多倾慕,只是出于矜持,出于礼律,出于习惯,不敢表示而已。在不敢表示时,女子表现出来的反而是更加疏远,更加冷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