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地高校要求学生独立报到
三斤半书包
北京已“禁奥”
我们何时跳出“奥数旋涡”
茅台又要涨价
袭日大使座驾
两男子被拘留
“我愿意放一辈子电影”
河南抗日老英雄
辞世引怀念风潮
北京鱼翅一天消费一个亿
“类艾滋病”说法欠妥
希拉里年内二度访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类艾滋病”说法欠妥
专家:不具传染性 公众无需恐慌

“类艾滋病”说法欠妥

专家:不具传染性 公众无需恐慌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针对8月下旬以来让一些人闻之色变的所谓“类艾滋病”,公共卫生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研究首席专家曾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发病机制等与艾滋病并不相同,“类艾滋病”的说法欠妥,更无需为此产生恐慌。

8月23日,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载台湾地区、泰国及美国等医学研究人员的文章,文章说,研究人员于泰国、台湾地区的4家医学中心共收集了200多个病例,这些病例同时具备了成年期间免疫功能缺陷和相关性感染疾病两个特点。

由于免疫力极度低下的症状在艾滋病中也同样会出现,部分媒体和一些人将这种研究病例称为“类艾滋病”或“亚洲新型成人始发免疫缺陷症”。

曾光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妥当。研究文章中提到的病例不传染、不遗传,从发病机制到传播途径、临床过程都与艾滋病有所区别,将其称为“类艾滋病”只考虑了免疫学角度上的某些相似。

对于和中国“恐艾”人群的关联,曾光说,研究中提到的病例和中国“恐艾”人群都有免疫力低、不传染的特点,但在很多特征上并不相同。中国“恐艾”研究,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所征集的研究对象,是“自诉阴性艾滋感染”或“自诉原因不明病毒感染”的人群,年龄多为20岁至40岁。“恐艾”调查中,排除了该病是艾滋病病毒或原因不明病毒感染,否认了其相互间传染传播的可能。心理量表测定发现,该人群大多有精神障碍方面的因素。

而免疫缺陷症研究提到的病例,年龄为50岁左右。他们症状较重,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研究对象都不传染,不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公众不必恐慌。”曾光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