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王立群携《宋太祖》
周六与读者见面
莫扎特音乐盛宴
周日在郑奏响
建业赵鹏首发登场
小小毽球迷倒十万市民
许庆再夺一金
豫剧又添“郑州好声音”
河南拥抱农运会
0906仲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拥抱农运会

河南日报记者 孟向东 阙爱民 胡心洁

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刚刚在“伦敦碗”缓缓熄灭,第7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序幕就要在号称小“鸟巢”的南阳体育场徐徐拉开。

伦敦为了这届奥运会等待了64年,奥运圣火上次光临英国还是遥远的二战后满目疮痍的1948年;河南期盼这届盛会也度过了27年,在这块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古老土地上举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还要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不久的1985年9月,当时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在郑州及附近城市举行。

一、如果说奥运会是全世界体育竞技最高水平的英雄会,那么农运会无疑就是展现中国农民、农业、农村风采的大舞台。

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的河南,是全国名列前茅的农业大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而南阳作为河南人口第一大市,又是河南的缩影,在这里举办农运会,来展现河南农业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展示河南农民的新面貌,展览河南农村各方面的新变化,无疑是最恰当不过的。更何况南阳幅员辽阔,钟灵毓秀,山清水美,人杰地灵,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拥有别人无可比拟的资源呢!但即便是这样,南阳从期盼农运会,到把农运会拥入怀中,竟然走过了15年的艰辛历程,其中甘苦更有几人知!

在历史的长河中,15年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短暂停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15年的时间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也可以使她从贫瘠落后到文明富裕。对于南阳来说,则意味着5100多天对体育精神的不懈追求,意味着1000多万南阳人志在开始崭新生活的执着坚持。

1988年10月9日到10月16日,全国第一届农运会在北京举行,此后第二至第六届农运会先后在湖北孝感、上海、四川绵阳、江西宜春和福建泉州举行。这6个举办地除了北京都是在南方,这对广袤的北方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要举办农运会,除了要有这种大体育精神外,还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比如数量足以容纳10多项比赛的体育场馆、数万人的接待条件、便捷的交通设施等等。没有这些,想把农运会拥入怀中,谈何容易!

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穷二白的基础设施,欲请农运入南阳,困难极大。

南阳1994年撤地建市后,很快就把申办农运会作为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之一,但1995年和1999年他们仅提出了口头申请,表达了申办的明确愿望,原因就在于南阳的硬件设施实在太差了,根本不具备举办农运会的最基本条件,他们不好意思让人家来南阳实地考察:论体育设施,当时南阳只有一个老体育场,煤渣跑道,水泥看台,不遮风避雨的主席台,没长草的足球场。有次河南天冠男排来打一场表演赛,因为没有体育馆,只能在一个灯光球场的水泥地上、铺着地板革举行,因为害怕受伤,队员连翻滚救球都不敢做,遑论鱼跃了。全市的接待条件也很差,只有几家破旧的低星级宾馆,有时候来个重要客人,领导都不知道该安排客人在哪里下榻。

2003年,南阳正式提出申办2008年第六届农运会,通过省政府向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提出了举办申请,具体申办工作则由市体育局承担。为此体育局女局长杨鸣哲10多次赴北京,表达渴望农运会在南阳落户的强烈愿望。但很多城市都认识到了举办综合性运动会的积极意义,不但全运会,就连每次农运会都有好几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这次也不例外,南阳的对手是福建的泉州和山西的晋中,他们和南阳各具优势。但历史最终选择了泉州。

尽管此前对这个结果也有预感,但有关负责人告诉杨鸣哲:“你们这次不行了,申办下一届吧。”这个性格开朗而倔强的女性还是留下了委屈的泪水,至今回忆起来仍难掩当时的失落和悲伤。但此时,她接到了市领导的电话:“ 失败了不要紧,回来赶紧准备下一届,我们一定要把农运会‘请’到南阳来。”

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15年的奋斗与期盼,在这一刻化作了现实。

2007年,南阳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专题研究,认真听取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再次形成决策性意见,决定申办第七届农运会,并向省政府提出申请。2007年11月1日,河南省政府向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正式提出了申办请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省农业厅、省体育局和省农民体协多次到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汇报和沟通,申述河南承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有利条件,这种真情得到了国家农业部、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同意由河南省来承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了前几次的铺垫,农业部等三部门对南阳有了较深的印象和了解,特别是被南阳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阳市的场馆建设、接待能力、道路交通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举办全国农运会的综合实力,所以都倾向于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放在南阳举办。

2008年3月,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农民体协正式联合下文,同意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于2012年在南阳市举办。2008年11月1日,在第六届农运会的闭幕式上,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从农业部有关领导手中接过了农运会的大旗。消息传到千年宛城,南阳市民无不欢欣鼓舞:经历15年努力,4次申办,农运会终于要来南阳了!

四、几百年太久,只争朝夕。农运会是争来的,如果轮,恐怕得等几百年后。

在农运会的举办地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等城市举行。而中国这样的中等城市有200多个,如果被动地等着轮的话,最快也要几百年才能轮上一回,所以农运会能在南阳进行,无论对于南阳来说还是河南而讲,都是百年一遇的机会。

“农运会来南阳,是我们多年来的期盼,可以说是圆了我们一个梦。通过这个国家级平台,我们可以向世人好好地推介人文厚重、物华天宝的南阳,推介天蓝水清、绿意盎然的南阳,推介务实能干、热情好客的南阳,推介活力四射、大有作为的南阳。同时,借这个机会,也可以展示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三化协调的基础上,坚持走两不三新的道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南阳市市长穆为民在前几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

所以,从历史的高度和发展的角度看,农运会已经不单单是一场运动会,更不单纯是一次“三农”的“PARTY”。正如1985年的全国青运会对于河南体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河南体育在上个世纪最后15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一样,南阳农运会对于南阳各项事业的提速,乃至于对于河南三农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好这届高水平、有特色、重节俭的农运会,对于提升南阳在各方面的竞争力,对于提升河南作为一个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农业强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在全国的地位,促进河南更好地发挥中原经济区的龙头作用,尽快建成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意义深远,居功至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