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向政策要动力 向科技要潜力
市领导深入重点
项目现场解难题
柿园水厂
深度处理改造
工程年底完成
市领导登封调研基层
组织建设年推进情况
亚欧博览会郑州团
接待客商千余人次
“诗歌中原”活动
朗诵“大地的礼赞”
十年东区 光耀中原
平安银行郑州分行开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年东区 光耀中原
创新成就大美之城“如意”新城明天更靓

本报记者 王文霞 文 李 焱 图

郑东新区,郑州城市发展史上最具华彩的一笔。

十年前,决策者高瞻远瞩,科学决策,郑东新区应运而生;十年后,平地起新城,东区已然是中原大地一张闪亮名片,赞誉如潮。

风云际会,成就榜样力量。十年间,建设者们高扬科学发展的大旗,不断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思路,砥砺奋进,足音铿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彰显出特色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品质之城、宜居之城的无尽魅力。

十年东区辉煌如歌

郑东新区是新世纪初郑州解现实之困、破发展之虞的破题之作。

上世纪末,随着老军用机场的搬迁,郑东新区由此萌动。2001年,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果断提出:高起点、大手笔,重新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之后又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要求。郑州首次向国际征求郑东新区总体发展规划概念设计,最终黑川纪章的设计方案高票选中。2003年1月20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建设,标志着郑东新区建设大幕开启,千年古都上演了一出激情跨越。

十年耕耘,十年辉煌。郑东新区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盛,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用“东区速度、东区质量、东区模式”,再造了一个新城,神话变现实。

截至目前,东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500亿元,绿化面积150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50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近80万,成为展示河南和郑州形象的“窗口”。

畅通之城、生态之城实至名归。全区通车里程249公里,建成桥梁50余座,建设城市公园、游园40余个,城区绿化率超过50%,如意湖、运河和“三河一渠”水系总长度超过30公里。

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共引进各类金融机构119家,成为河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金融机构最密集、金融业态最丰富的区域之一;CBD、宝龙城市广场等多个特色商圈形成规模,高端酒店和汽车展销聚集趋势明显;总部经济、物流业、会展业、旅游业多元发展。

龙湖区域建设热火朝天。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总长23.2公里的龙湖防渗墙基本完工,龙湖初步成形。

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凸显。郑州东站将于国庆节投入使用,多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龙子湖高校园区规模初成。15所高校、22万师生陆续入住;龙子湖湖心岛建设加速,河南创意岛科技孵化器等9个科研项目签约进驻。

民生事业成绩斐然。28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遍布东区,已入住学生2.5万余人;医疗体系健全,郑州大学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等入驻东区,市儿童医院、颐和医院即将投用。

创新成就大美之城

郑东新区的成功,不仅昭示出郑州、河南能干大事、成大事的自信和魄力,更重要的是创新了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模式,创新了城市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创新了城市发展的思维和观念,实现了从科学发展到生态发展的“双赢”,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了精彩样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这样评价郑东新区:“这次看到郑东新区,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规划思路新,采用组团式布局搞了六个组团;二是规划建设起点高,汇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三是市场化运作,不但郑东新区建设起来了,整个城市建设也活了。城市面貌的改观,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改变了河南的形象。”

回望东区十年,更令我们骄傲和自豪。从理念、决策、机制到建设、管理、繁荣,无不闪耀着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光辉。

在这里,传统粗犷的“摊大饼”城市扩张模式,替代为组团式、集约化的新路径。六大功能组团各领风骚,共生共荣。环形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等新颖的现代城市理念,规划之初就融入了东区的血液,使其卓尔不群,历久弥新。

在这里,标杆瞄准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首次用国际招标的形式规划城市,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十年来,东区的每一任领导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不动摇,高标准建设不降低,高水平管理不放松”,最终成就了特色之城、品质之城。

在这里,市场之手点“土”成“金”。依靠“市场运作、自求平衡、良性循环、滚动和可持续发展”,郑东新区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的成功之路。

十年间,前来东区的国内外各类考察团有1万批次,人数超过40万人次。人们震撼于东区建设的“大手笔、大气魄、高起点”。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郑东新区一路风雨,一路凯歌,真正改变了河南没有一座像样城市的印象,大大提升了郑州的美誉度、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如意”新城明天更靓

今天的郑东新区美景如画,高楼林立,人车如织。作为建设郑州都市区的领舞者,郑东新区正朝着“五中心、两区、一格局”目标迈进。

未来3年,东区将构建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流产业基地。全力建设“五个中心”,构建“116”产业体系,到2014年,服务业发展年均增速不低于16%,金融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以上,商贸业达到20%以上,总部经济和科研创意产业等达到30%左右,基本建成服务中原经济区、辐射中西部的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作为重中之重的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到2014年,初步形成服务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产业体系;到2016年,基本建成服务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中心;到2020年,郑东新区将建成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金融服务重要节点。

未来3年,东区将加快以龙湖区域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流城市新区。围绕田园生态新城建设,继续实施“12633”战略,年均政府投资不低于100亿元,新建道路100条(段),新开工项目200个,水域面积累计突破1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区面积的1/10。

40平方公里的龙湖区域是郑东新区的点睛之笔,全域建筑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预计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东区将以龙湖区域为重点,全力打造兼具田园生态风光和现代都市气息的城市新区典范。

截至目前,龙湖区域已完成15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近100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拆迁任务。到2014年,龙湖区域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新增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600亿元;近3万名群众得到安置,合村并城工作全面完成。龙湖生态水系争取今年国庆节具备蓄水条件,形成以龙湖为中心、河湖相连的生态水系。分布式能源系统、以低碳出行为主导的绿色立体交通体系和采取共同沟方式将各类管线设施一次性配套到位,将在这里实现。

明天的东区,风景更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