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 新农村 上一版3
绿色食品年检
走进雏鹰农牧
秋色故里枣飘香
九月
农事提醒
舞“动”全村 享乐农家
家门口的“大商场”
土地流转“转”出致富新画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秋色故里枣飘香
风情枣乡 处处惹人醉以枣为媒 产业助腾飞

秋色故里枣飘香

本报记者 陈 扬 高 凯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竿”。时值金秋,大枣累累压枝头,一年一度的“枣乡风情游”,也在枣乡姑娘的盛装起舞中,在枣乡农家枣酒的醇香中,蹁跹而至。

风情枣乡 处处惹人醉

辣椒枣、轱辘枣、磨盘枣等世界各地的奇特红枣品种,让人目不暇接;科技示范园、百果园、黄帝贡枣园等,令人流连忘返,在这枣乡,移步换景,鲜枣香飘,真可谓处处风情!

在“黄帝贡枣园”,许多古枣树都已经300年以上树龄了,这些枣树虽然历尽沧桑,但仍挂满了累累硕果。据传也是这些树,在300年前结的果实,被进贡给皇帝。迎风微摆,古枣树也似乎“明晓”昔日的风采在如今已再次绽放。

几尺红布扯起,几根竹竿挥舞,打枣开始啦!“游枣乡,自己打枣吃更香。”在打枣现场,来自意大利的友人说,“这里的枣长势这么好,让人十分高兴;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打枣,感觉很新奇,而且成百上千的人一起打,真是个盛大的节日,这种节日可能在古代出现过,但在现代,只有这里有!”

来到枣乡,可不能错过“万佛园”。因为自然死亡,很多枣树似乎只能变成柴火烧掉,但是如今在“万佛园”,它们又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在这里,你会看到:或蹲或伏,或倚或卧,或笑或嗔,8000多座用枣树雕成的佛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横侧望去又或不同。据介绍,佛像还将继续放置,一直到9999尊。

以枣为媒 产业助腾飞

新郑是个美丽的地方,五千年黄帝文化的孕育赋予这片神奇的土地以灵性,裴李岗碳化枣核的出土更将新郑大枣的历史追溯到了八千年前。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品种、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卓越的发展思路,使得新郑的红枣,名扬天下,独领风骚。新郑,因“黄帝文化”与“红枣文化”的交相辉映,而有了独特的 “黄”、“红”两大名片。

在新郑,拥有枣树200余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枣树68万株,红枣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建有全国首家以红枣为主题的“中华枣文化博览园”;骨干企业近40家,开发枣产品3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5年的“中华枣乡风情游”,更是成为新郑的一个“旅游品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四方游客……在如今的新郑,红枣为媒,带富了枣民,催生了龙头企业,牵动了旅游发展,已经成为一项产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情枣乡、魅力新郑”,传承历史积淀、弘扬优秀文化;传播健康理念、打响红枣品牌;联结情感纽带、扩大对外开放。新郑的红枣,也将更纵深地走向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