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生活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给女人一个忠告
女人和男人的活法
什么比监狱更残酷
男人的承诺能信吗
刁蛮黛玉朋友多
永不丢弃
从早餐看城市气质
旧日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刁蛮黛玉朋友多

苏 芩

人与人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如同任何一种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所得,不少于所付出。如果,所得少于所付出的,或者所得大于所付出的,都会导致人的心理失衡。

过度投资要不得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在大观园里是“及时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出钱又出力,帮过不少园中姐妹,黛玉、湘云、邢岫烟无不受过她的恩惠。宝钗交友,那是很舍得花钱的。

大观园里的姑娘们也常常念叨宝钗的好处,只是有个奇怪的现象:众姐妹口口称赞“宝姐姐好”,宝钗在贾府却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挚友。大家闲来无事,反倒更愿去黛玉屋里玩耍,书中从来无一处写众姐妹相约去宝钗家玩闹的。

谁让宝钗对人的帮助,是不求回报的呢?

时间慢慢长了,大家对这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姐姐敬而远之。谁都不想欠她太多。

人际投资,可以帮你交到朋友。过度的人际投资,却难帮你交到心腹朋友。

一个人接受了太多恩惠,又无机回报时,内心惶恐不安,不知未来得怎样“涌泉相报”,这会演化成对友情的压力。进而宁愿选择疏远这位施恩太多的朋友。

这就是人际关系中“过度投资”所产生的负效应。

真正想交朋友,可以帮助对方,帮忙帮到一定程度后,要想办法找他点儿“麻烦”,求他办点儿事,给他一个能够帮你的机会。

这才是真正的体贴。此时对方心里会松一口气,会更加没有负担地与你交友。

宝钗再宽厚,也不是做朋友的料。

黛玉再刁蛮,朋友们也愿意时时围在她的身边。

友情、爱情,皆是一样。对对方太好,总是要出问题的。

那些交不到朋友的人该明白了:如果不是对他不够好,那就是对他太好了。

看穿看不穿

距离产生美,大多数人会把原因归结为:太频繁的接触会让心理产生过度适应乃至疲惫感。距离太近,接触太多,新鲜感也便不新鲜了。

这只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人心更有隐秘。人有一种共有的心理特性:怕被别人看穿。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在处理“人际距离”问题上都会格外地谨慎。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两个人的交往途中,距离一旦过近,接下来必然会有一小段的交往冷却;距离若是突然过远,紧接着两人又都会加劲亲密起来。这些举动可能存在于每个人无意识的处事中,确确实实,人,大都是喜欢居中型距离的物种。

那些深算之人,肯与对方拉近一点距离,有时是一种投资,是为换取对方的信任。

另有一些人,希望对方把他当自己人,他的心里,永远不会将对方彻底当成自己人。他们总认为,只要在自己内心,人为的保留这样一份距离,那么自己就不会被彻底看穿。

强势的人,不怕被看穿,因你看穿了他,也只能更服他。

平凡的人,所有的自信,都只来源于心底私藏的一点点神秘。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意味着处世方式和行事手法的各不相同。

人际关系,说到底,就是距离关系。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有竞争。有时是竞名逐利,有时是争夺感情,更多的是竞争交情的上风、关系的主动权。

看穿,也分几种境界:

下者,看穿也说穿。这样的人交友难有长久挚友。

中者,看穿不说穿。这样的人不愁没人愿与他做朋友。

上者,看穿却装看不穿。这样的人,内心是有大意图的。

对于聪明好胜的中国人而言,揣着明白装糊涂,实在太难。

能做到看穿但不说穿。也是本事。

好戏不怕晚,好话不怕慢。即便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急脾气也需修炼慢表情。

摘自《情场不输人,职场不输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