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在寻找张爱玲的路上
全国手枪射击锦标赛
我省射手摘得一金
南阳老乡张泽群主持农运开幕式
《白鹿原》推迟上映
奥运会委约作品 本周末来郑演出
保级要多少分?
江维杰中盘胜朴永训
称雄世界名人争霸战
四员大将悉数归队
建业周日夜战国安
我省残奥健儿昨日回家
ps294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省残奥健儿昨日回家

本报讯(记者 李娜)昨日下午,我省参加伦敦残奥会的运动员带着7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回家了。

他们的出现一度让新郑机场沸腾,很多来接机的人们都变成了“临时啦啦队”。

昨日14:30,新郑机场接机口,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20岁的许庆第一个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他身着红色运动衣,白皙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6岁时因车祸失去双臂。经过13年的游泳训练,他在伦敦残奥会上展现出超凡的力量,一举夺下4枚金牌,包括男子SM6级200米混合泳、男子S6级50米自由泳、男子S6级100米自由泳和50米蝶泳比赛,同时还打破了四项世界纪录。

其实,早在四年前的北京残奥会上,来自平顶山的许庆就展露出耀眼的光芒。那年,他一口气获得三枚金牌,被大家称为河南“飞鱼”。

“没想到这次能拿到4块金牌。”谈及此次残奥会,许庆露出腼腆的笑容,他说,这次回家后,许庆想“先调整一下”。

在旁人眼中,已经45岁“高龄”的张岩在这个年龄还在赛场厮杀有点突兀,可本届乒乓球比赛中,拿到自己赛程中最好成绩一金一银的他表示,享受比赛,年龄不是障碍,如果还能参加下届残奥会,一定继续努力,创造辉煌。

对于广大残疾人而言,体育对于他们的意义可能远大过健全人。因为体育,他们有了与外界接触的桥梁,这是生活在关上一道门之后,打开的一扇窗。

张岩在进入河南省轮椅乒乓球队之前,与外界很少有往来。除了偶尔去医院治疗受伤的腿,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一个人闷在家里。“直到打轮椅乒乓球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才发现有这么多经历相似的朋友,常常切磋球技、聊聊天,心情也好多了。”张岩说,体育对残疾人来说更像是一个平台,让人实现肢体和心灵的康复。

“我特别喜欢乒乓球,割舍不了,这是内心的一种信念。”张岩说,这种信念,也是支持他一直在赛场拼搏的原因。

本届伦敦残奥会,我省许庆、张岩、范蕾、冯齐、王金刚、茹德成等6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游泳、乒乓球、举重、射击等四个大项13个小项的比赛,取得了7金、1银、2铜、1个第六、1个第八的优异成绩,并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

省残联理事长李玉德说:“这些运动员的事迹让人感动,希望所有人都了解他们的故事,知道他们的拼搏,他们的不易应该是大家的榜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