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5
16
现代诗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赏树

柴清玉

今年的雨水好,树格外有精神,格外耐人品味。

赏树,常使我感到快乐,感受到美。

儿时生活在中原黄河边的乡村,院子里长满了树,有榆树、椿树、苦楝树,还有洋槐树。每到春天,洋槐花盛开,满院都是芳香馥郁。洋槐花的那种香是浓浓的有点甜味的香,伴着洁白的花朵,让人神清气爽。洋槐花是可以生吃的,摘下一朵放到嘴里,甜丝丝的。

除了洋槐树,家门口还有一棵粗大的中国槐,父亲说这棵老槐树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夏天,一片浓荫,仿佛浓绿重彩的枝丫深处藏着什么精灵。每到这时,我就喜欢拉一张席子铺在树下,看书玩耍,听树上的知了扯着嗓子不停地叫,其乐融融。到了冬天,北风呼号,老槐树那苍劲的枝干骄傲地伸向天空,仿佛在向严寒挑战。

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院子里那棵高大挺拔的椿树。椿树不是现在叶子能吃的香椿树,它该是我国的乡土树种,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椿树生长很快,挺拔的树干笔直而立,枝繁叶茂,把夏日的小院遮得严严实实,带来爽爽的阴凉。中午和傍晚,母亲会把小院洒上水,在浓荫里摆一张小方桌,全家围在一起吃饭。虽然饭菜简单,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父亲还会经常讲起他年轻时做小生意走南闯北的轶闻趣事,使我们兄妹也听得津津有味。融和的气氛伴着欢声笑语,弥漫在繁枝茂叶之间,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院子旁边,有几棵枣树。每逢深秋,枣树的叶子凋零了,红彤彤的枣儿把树枝压得弯弯的,看着都让人心里甜。母亲会找来一根长竿,在地上铺上床单,长竿敲在枣树枝上,鲜红的枣儿就扑扑通通地落下来。母亲会把枣儿分出几份,用小竹篮装着,让我和妹妹给左邻右舍一家一家的送,说是“让大家都尝个鲜”。一下子吃不完的枣儿,母亲会放在簸箕里,再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成干枣,以后煮粥的时候放进去几个,到春节还会蒸枣包。母亲是理家的高手,什么事都想得那么周全长远,安排得那么井井有条。

后来长大了,有机会到更远的地方,赏更多的树。在黄山、在泰山……我望着那挺立高崖,扎根岩缝的松树,凝神品赏,流连忘返。它们不畏风雪霜雾,不求环境待遇,尽情地展示着自己,在给人们绿的享受、美的愉悦的同时,也启示人类去思考人生、生命之类更深刻的问题。

……

除了生活中的树,我还喜爱描写树的文学作品,尤其喜爱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陶铸同志的《松树的风格》。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对老橡树的描写也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是1890年的春天,主人公安德烈公爵经过一片原野,一棵折断了许久、依然带着伤痕的老橡树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棵拒绝接受春天的蛊惑、不愿看到春天和太阳的老橡树,是这个隐居乡间消磨残年的中年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但是在他的住地,在明亮的月光下,楼上的窗口传来一个年轻姑娘爽朗的笑声,让他有了新的发现,那棵“苦闷”的老橡树突然间好像也完全变样了:撑开帐幕般的多汁的暗绿色的枝叶,在夕阳的余晖里轻轻地摆动着……安德烈那颗经历过战场血与火的洗礼,经历了亡妻之痛,早已伤痕累累的心,突然间也荡漾起一种春天独有的清新和快乐的感觉。同样的一棵树,心境的不同,观看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我喜欢树,喜欢静静地赏树,尤其喜爱树的列阵——郁郁葱葱的森林。春天赏桃红柳绿、万木争荣;夏天看枝繁叶茂,一片葱茏;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天看林海雪原,银装素裹。赏形、赏色、赏果、赏精神。心存一片安然,处处存在快乐。我认为,同为生命,树木和人是一样的,形态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却具有独立的品格和价值,谱写着生命之歌,呵护着生态平衡。

赏树、知树、爱树,让我感悟了生命之美、演变之美、自然之美,也让我感悟了宇宙人生的勃勃生机的百代风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