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人与蟹
儿童多动症良方(续)
中医药“三进”到河南
我省一专家入选
中医药科普巡讲团
家传绝学“通天健身功”
液化气淡季提价底气何来
两部门发布消费警示
助市民长假愉快出游
银行业总资产
十年增百万亿
郑州旅游重点建设五大综合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人与蟹

眼下正是“菊黄蟹肥”之时,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螃蟹作为一道美味,古往今来备受文人名流喜爱,并且留下不少轶闻趣事。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了东晋名士毕卓常因酒废职,他曾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当时许多文人常常把品蟹、饮酒、赋诗作为赏秋雅事。

同为东晋名臣蔡谟博学有识,尤好经方。《晋书·蔡谟传》记载:“谟初渡江,见彭蜞(蟹的一种,体小少肉),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常蟹)。”时人调侃他道:“卿读尔雅不熟,几为勤学死。”

唐代诗人李白饮酒啖蟹,曾作诗:“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宋代苏东坡曾诗曰:“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团)。”自命“馋太守”,可见他对螃蟹的偏爱。陆游也有:“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更是把蟹之美味进行生动概括:“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曾感慨:“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他不愧为“蟹仙”!

齐白石喜爱画蟹,面对日寇入侵之时,他画的《螃蟹图》上常有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之名句。

鲁迅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需要提醒的是,螃蟹富含蛋白质,高胆固醇、嘌呤,痛风患者应节制,另外,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病的人也不宜食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