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术节郑州代表团组成
国安灭人和逼近前三
鲁能压天津换帅首胜
中州棋王赛国庆开战
郑州首次书法考级“不怕冷”
献礼十八大戏曲韵绿城
《铜雀台》明日上映
曲苑花开别样红
城美馆新全民乐
金秋农运硕果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首次书法考级“不怕冷”
力求普及书法艺术陶冶情操锻炼耐力各取所需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时间不多了,快写吧!”“嗯,我写完了,盖上章!”23日上午,66岁的闫万欣和8岁的小学生史湘婷坐到了同一张考桌前,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郑州市第一次书法考级考试。考场内,百余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考生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展身手,使得考场不见了传统考试的紧张气氛,而更如某次书法笔会般其乐融融、墨香四溢。

83岁老人和6岁娃一起考试

昨日上午,走进位于郑州老年大学的书法考级考点,这里并没有像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考级般人头攒动,只有几名家长小声聊天等待孩子考试结束。

走进考级现场,有小学生端坐在桌前临帖,也有中年人站着写字,还有的老人干脆蹲在地上挥毫。

“这是中国书协统一组织安排的郑州市第一次书法考级考试。共有148人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有83岁。”工作人员介绍,参加考试的人员有国家公职人员、现役军人、教育系统的师生、离退休干部、小学生和自由职业者等各行各业,他们的考试主要分为临帖和自由创作两部分,根据考场下发的字帖临帖,并对一首诗用自己擅长的字体进行书写。

“我练书法已经4年了,很喜欢书法。”今年5年级的朱广斌告诉记者。而今年8岁的梁怡芳已经练了两年书法,为了参加这次考试,她们从柳林四小一早赶到了位于西郊的考点。

在考生中,83岁的戴瑞生特别引人瞩目,老人嫌在小小考桌上施展不开,干脆将纸铺到地上,半蹲着写起了狂草。“我从小就喜欢书法,不过以前上学、上班,一直没有时间,现在退休了,正好有空把毛笔重新拿起来。”66岁的闫万欣有点不好意思与几岁小儿“同桌”考试,“写书法很充实。不过,没点儿勇气还真不敢来考试!”

力求普及书法艺术

与以往音乐、舞蹈等艺术考级的门庭若市不同,郑州市的首次书法考级仅吸引了148人报考。

“作为书法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第一次的考级人数是不算多。”河南省书法考级中心主任张伟表示,随着大家对书法考级认识程度的提高,相信以后的考试人数会越来越多,“虽然书法考级和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考级的形式差不多,但想写好书法必须要经过临帖等一定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根基,这本身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郑州市书协秘书长王晨看来,书法考级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在全市普及书法艺术,也能帮助书法爱好者进一步学习书法。“书法考级分10个等级,其中1至3级是初级, 4至6级是中级,7至9级为高级。通过4级可以申请参加市级书协,通过7级可以申请加入省书协;达到10级者就可申请加入中国书协。”

王晨还介绍,如果是一般的书法爱好者,必须要参加两次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方可申请加入中国书协,但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不易;有了考级以后,通过考级就可申请加入中国书协,对书法爱好者而言就是一种非常可行的途径。

陶冶情操锻炼耐力各取所需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此次参加书法考级的很大部分是中青年甚至老年书法爱好者,他们的考级源自对书法的热爱,只有小部分在家长陪伴下前来考试的学生。

“练书法需要临帖、了解很多历史人物,这不仅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静下来,还能学习很多知识,对锻炼孩子的品格有好处。”一位家长坦言,在计算机迅猛发展的今天,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既然有这个考级,就想参加一下,对孩子也是一个鼓励和鞭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