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臂人“口书”坚强人生
为低保老人送温暖
为特困家庭送岗位
区街
金水区着力提升干部素质
农民工上岗“执勤”
“道德大讲堂”
传播文明风
青年志愿者
服务网格管理
网络家园免费开放
lf295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臂人“口书”坚强人生

本报记者 王 影 文/图

6年前,一次不幸的触电事故,狠心地夺走了谭贵木的双臂,然而并没有击垮他的坚强意志:6年来,以口含笔,练得好毛笔字,重新撑起一个家。

当兵出身的谭贵木,性格里有一股倔劲,2003年转业自谋职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然而,正在他憧憬着未来美好生活时,2006年一场意外的触电事故,瞬间击碎了他的“美梦”——双手遭电击被迫截肢,高额医疗费债台高筑。

悲伤,绝望。康复期的谭贵木多次打算了结余生。面对父母和妻子整日以泪洗面,谭贵木内心的坚强意志被再次激发,“没有了双臂,一样可以撑起这个家”。从小爱好书法的他,决定在这条路上寻找“出路”,从此,他以口捉笔,研习历代名家碑帖。“用嘴写字不那么容易。”他告诉记者,刚开始练的时候,他是用筷子在沙地上写,或者用毛笔蘸着水在石板上写的,最初口衔六七寸长的毛笔运笔,笔毛不听指挥,歪歪扭扭,不成字形,而且口水还会流下来。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过程经历了两三年,后来渐渐好了起来。难得露出笑脸的谭贵木笑着说,练口书没有诀窍,就两个字“勤练”,“我现在的口书水平可比手书水平高多了”。

如今,谭贵木也做起了小生意,主营口书现场表演以及售字,很多顾客都被他的坚强打动,纷纷掏腰包购买。记者留意到,他完成作品后要加盖三个印章,其中一个印章是一个无臂人画像。谭贵木告诉记者,无臂人画像是他自己,他特意借鉴了北京奥运会的形象设计,他希望自己身上也传承一种奥运精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